文章

  • 學界盛事|數學思維大激鬥 2024圓滿結束 參賽人數首破萬 再創歷年新高 環保善舉望破健力士世界紀錄

    2024 年 4 月 17 日
  • 秋分|功課壓力與睡眠不足易讓秋燥有機可乘 中醫媽媽推介2款食療增抵抗力

    2023 年 9 月 22 日

最新文章

  • 教養︳蒙特梭利教學法5大策略  幫助建立孩子在家獨立玩耍習慣 減少接觸電子屏幕

    2024 年 5 月 20 日
  • 教養︳五歲女常拿手機看短片沒收即哭鬧 精神科醫生媽媽分享5招簡單好用方法

    2024 年 5 月 19 日
健康|小朋友平衡感差易跌倒可能患上扁平足 專家教2個小測試

健康|小朋友平衡感差易跌倒可能患上扁平足 專家教2個小測試

健康|小朋友平衡感差易跌倒可能患上扁平足 專家教2個小測試

2024 年 2 月 27 日健康
2024 年 2 月 27 日健康

幼兒及兒童出現扁平足是正常的,據文獻資料,有7成11個月大至5歲的幼兒有扁平足,9成兩歲以下的中國嬰幼兒有扁平足。有扁平足的嬰幼兒比率縱然不低,但真正有病理性扁平足的只有約1%。一般而言,兒童在大約十歲左右便會較少出現扁平足。扁平足是一般兒童發展會經過的階段。當嚴重扁平足持續到青春期甚至引致下肢出現痛症及影響平衡感,便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扁平足非常普遍,足底結構非常複雜,單是骨頭已有26塊,組成超過30個關節。一旦其中一部分出現問題,就有機會形成扁平足。扁平足指指舟狀骨掉落,內足弓下塌引致無法有效負重,造成足旋前的情況。內足弓的弧度不足,令到腳掌扁平地貼在地上,阻礙足弓發揮其原有的避震功能,影響下肢受力,所以常常因出現代償症狀引起腰部或下肢等痛症。

扁平足的分類及成因

扁平足主要分為功能性扁平足(flexible flatfoot)和結構性扁平足(rigid flatfoot)。前者主要是後天形成,後者為先天形成。

功能性扁平足

功能性扁平足指腳掌承重時,出現足弓塌陷的情況,即當腳掌沒有承重時,足弓弧度仍然能維持,成因包括:

  • 過重:足弓受力過多
  • 筋踺力量不足:肌力不足以支撐足弓
  • 脛後肌腱炎:炎症會影響脛後肌進行趾伸、腳內翻等,難以維持內足弓的形狀
  • 後天創傷:如骨折
  • 關節炎
  • 糖尿病
  • 距下關節活動幅度過高

亦分為不同的級別:

Stage 1:腱鞘炎,足弓未見明顯塌陷

Stage 2:足弓塌陷,無法做出單腳踎高腳尖的動作

Stage 3:足跟外翻,跗骨竇疼痛,前腳掌外展

Stage 4:足踝關節受影響,內踝三角韌帶受傷

結構性扁平足

結構性扁平足指腳掌沒有承重時,依然出現足弓塌陷的情況,成因包括:

  • 先天性韌帶過鬆:未能有效固定關節
  • 先天跗骨黏合:如踵骨和距骨黏合
  • 遺存因素:父母患有扁平足

扁平足帶來的影響

扁平足影響的並不只限於足底結構,全身的受力也會受牽連。扁平足會令足部出現足旋前的情況,影響膝蓋排列及引致股內旋,影響下肢生物力學,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 足底筋膜炎
  • 阿基里斯筋腱發炎
  • 臏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 功能性長短腳
  • 平衡感較差
  • 肩頸痛或腰背痛

扁平足不會影響長高,不過扁平足會影響足弓,繼而影響平衡感,有機會影響小朋友進行體能活動,但不會直接影響高度。

扁平足的自我檢查

想了解自己是否患上扁平足,有以下2種方法:

觀察:

  • 鞋的內側磨損明顯比外側嚴重
  • 鞋跟向內或外翻側
  • 赤腳站於地面時內足弓緊貼地面(見下圖)

理學測試:

  • 趾外展(too many toe sign):從後面觀察,如外側可以看見多於兩隻腳趾,則脛後肌(tibialis posterior)為過弱,正常只可見一隻腳趾。
  • 墊腳尖測試:墊高腳尖,如腳跟明顯內翻,代表脛後肌力量不足
  • 舟狀骨下墜測試:在腳沒有承重(坐或站)的情況下,分別量度舟狀骨與地面的距離,兩者相差超過1cm,則代表有足旋前現象。
  • 照X光:醫學量度第一蹠骨角及足跟角,反映扁平足的嚴重程度。

改善扁平足的居家運動

以下的運動可以訓練足弓附近的肌肉,用以給予足底動態支撐,以維持足弓高度。

縮足運動:

  • 先將腳跟擺正確保腳趾指前
  • 想像前腳掌與後腳跟對摺,腳趾向後移動,腳跟向前移動
  • 期間腳趾儘量不要屈曲
  • 如感覺不到足弓升高,可先將腳趾往上翹起再放平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足底肌肉訓練:

除拇指外四隻腳趾離開地面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 紓緩扁平足


夾毛巾/波子運動:

  • 腳趾屈起以夾起毛巾或波子
  • 做15次,重覆3組。


脛後肌強化運動:

  • 將橡筋帶綁在腳掌上
  • 用手將橡筋帶向上向外拉
  • 腳向下向內踩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4個方法改善小朋友患扁平足:

針對小朋友患上扁平足,可以在家中進行:小腿拉筋、肌肉強化和平衡訓練也有助改善扁平足,同時家長應為孩子選擇具承托力的鞋。我們可先從保守治療入手,透過物理治療改善肌肉過緊和力量不足,更嚴重者可用神經肌肉電刺激協助強化肌肉,或穿著鞋墊矯正,只有極少數結構性扁平足患者需透過手術處理。

撰文:  物理治療師-李穎怡


物理治療師-李穎怡 醫結網絡診所的物理治療師,理工大學物理治療系畢業,已修讀肌內效貼布證書和神經動能療法(第一級) 證書。現為香港空手道初級代表隊成員,能結合運動及物理治療的知識,為病人設計簡單有效的訓練計畫。

 

幼兒及兒童出現扁平足是正常的,據文獻資料,有7成11個月大至5歲的幼兒有扁平足,9成兩歲以下的中國嬰幼兒有扁平足。有扁平足的嬰幼兒比率縱然不低,但真正有病理性扁平足的只有約1%。一般而言,兒童在大約十歲左右便會較少出現扁平足。扁平足是一般兒童發展會經過的階段。當嚴重扁平足持續到青春期甚至引致下肢出現痛症及影響平衡感,便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扁平足非常普遍,足底結構非常複雜,單是骨頭已有26塊,組成超過30個關節。一旦其中一部分出現問題,就有機會形成扁平足。扁平足指指舟狀骨掉落,內足弓下塌引致無法有效負重,造成足旋前的情況。內足弓的弧度不足,令到腳掌扁平地貼在地上,阻礙足弓發揮其原有的避震功能,影響下肢受力,所以常常因出現代償症狀引起腰部或下肢等痛症。

扁平足的分類及成因

扁平足主要分為功能性扁平足(flexible flatfoot)和結構性扁平足(rigid flatfoot)。前者主要是後天形成,後者為先天形成。

功能性扁平足

功能性扁平足指腳掌承重時,出現足弓塌陷的情況,即當腳掌沒有承重時,足弓弧度仍然能維持,成因包括:

  • 過重:足弓受力過多
  • 筋踺力量不足:肌力不足以支撐足弓
  • 脛後肌腱炎:炎症會影響脛後肌進行趾伸、腳內翻等,難以維持內足弓的形狀
  • 後天創傷:如骨折
  • 關節炎
  • 糖尿病
  • 距下關節活動幅度過高

亦分為不同的級別:

Stage 1:腱鞘炎,足弓未見明顯塌陷

Stage 2:足弓塌陷,無法做出單腳踎高腳尖的動作

Stage 3:足跟外翻,跗骨竇疼痛,前腳掌外展

Stage 4:足踝關節受影響,內踝三角韌帶受傷

結構性扁平足

結構性扁平足指腳掌沒有承重時,依然出現足弓塌陷的情況,成因包括:

  • 先天性韌帶過鬆:未能有效固定關節
  • 先天跗骨黏合:如踵骨和距骨黏合
  • 遺存因素:父母患有扁平足

扁平足帶來的影響

扁平足影響的並不只限於足底結構,全身的受力也會受牽連。扁平足會令足部出現足旋前的情況,影響膝蓋排列及引致股內旋,影響下肢生物力學,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 足底筋膜炎
  • 阿基里斯筋腱發炎
  • 臏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 功能性長短腳
  • 平衡感較差
  • 肩頸痛或腰背痛

扁平足不會影響長高,不過扁平足會影響足弓,繼而影響平衡感,有機會影響小朋友進行體能活動,但不會直接影響高度。

扁平足的自我檢查

想了解自己是否患上扁平足,有以下2種方法:

觀察:

  • 鞋的內側磨損明顯比外側嚴重
  • 鞋跟向內或外翻側
  • 赤腳站於地面時內足弓緊貼地面(見下圖)

理學測試:

  • 趾外展(too many toe sign):從後面觀察,如外側可以看見多於兩隻腳趾,則脛後肌(tibialis posterior)為過弱,正常只可見一隻腳趾。
  • 墊腳尖測試:墊高腳尖,如腳跟明顯內翻,代表脛後肌力量不足
  • 舟狀骨下墜測試:在腳沒有承重(坐或站)的情況下,分別量度舟狀骨與地面的距離,兩者相差超過1cm,則代表有足旋前現象。
  • 照X光:醫學量度第一蹠骨角及足跟角,反映扁平足的嚴重程度。

改善扁平足的居家運動

以下的運動可以訓練足弓附近的肌肉,用以給予足底動態支撐,以維持足弓高度。

縮足運動:

  • 先將腳跟擺正確保腳趾指前
  • 想像前腳掌與後腳跟對摺,腳趾向後移動,腳跟向前移動
  • 期間腳趾儘量不要屈曲
  • 如感覺不到足弓升高,可先將腳趾往上翹起再放平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足底肌肉訓練:

除拇指外四隻腳趾離開地面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 紓緩扁平足


夾毛巾/波子運動:

  • 腳趾屈起以夾起毛巾或波子
  • 做15次,重覆3組。


脛後肌強化運動:

  • 將橡筋帶綁在腳掌上
  • 用手將橡筋帶向上向外拉
  • 腳向下向內踩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4個方法改善小朋友患扁平足:

針對小朋友患上扁平足,可以在家中進行:小腿拉筋、肌肉強化和平衡訓練也有助改善扁平足,同時家長應為孩子選擇具承托力的鞋。我們可先從保守治療入手,透過物理治療改善肌肉過緊和力量不足,更嚴重者可用神經肌肉電刺激協助強化肌肉,或穿著鞋墊矯正,只有極少數結構性扁平足患者需透過手術處理。

撰文:  物理治療師-李穎怡


物理治療師-李穎怡 醫結網絡診所的物理治療師,理工大學物理治療系畢業,已修讀肌內效貼布證書和神經動能療法(第一級) 證書。現為香港空手道初級代表隊成員,能結合運動及物理治療的知識,為病人設計簡單有效的訓練計畫。

 

健康熱門文章

  • 增高|秋天是增高好機會? 中醫徐澤昌博士分享不受遺傳因素影響 把握3大後天長高關鍵

    很多家長都希望子女可以健康成長、快高長大,隨住秋天的到來,小朋友胃口開始增加,又是增高的好機會。但到底小朋友應該如何「補」才可以把握秋天增高的機會呢?中醫徐澤昌博士特別為「學好啲」讀者介紹3大後天長高關鍵,讓小朋友捉住長高黃金期! 徐澤昌博士指出,小朋友可以透過中醫調理,改善體質,促進生長發育的目的。他說:「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骨,脾為後天之本,主生化之源,根據中醫學的調理方法,是可以促進發育中的兒童有良好的發育及高度的。」 ▲中醫徐澤昌博士 第一 : 把握增高年齡 徐博士指出,增高的最佳時機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兒童期,也就是11歲以前;其次是早期青少年期,也就是11到14歲的男女生。對於女孩子來說,這個時期通常是剛開始月經,或者乳房已經發育但還未開始月經的時期,大約在11、12歲左右。 「對於男孩子來說,這個時期通常是剛開始變聲,喉結剛開始長出來,大約在13、14歲左右。這個時期,如果進行針灸或服用一些能健脾、補腎、壯骨的中藥和飲食,可以促進身高增長。此外,18到21歲之前的增高也是有可能的。」 [...]

  • 10月踏入手足口病活躍高峰期 兒科醫生指1類人士最易中感染

    當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日前宣佈本地手足口病活躍程度於持續上升,自新學年開始,院舍/學校爆發手足口病個案由一周錄得個案持續上升,爆發個案主要集中於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和小學,呼籲市民時刻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預防感染。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指出,每年10月至12月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 ▲ 兒科醫生陳欣永 (受訪者提供圖片) 陳醫生指:「如果孩子不幸患上手足口病,他們的口腔將會長滿痱滋,並可能會有發燒症狀,這對他們來說非常痛苦。手足口病是由腸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非常容易引發家庭群體感染,因此,我們必須採取適當的衛生防護措施。」 問題1:手足口病的高峰期是什麼時候? 陳醫生:每年的5月至8月,以及10月至12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 [...]

  • 健康|24節氣立春 中醫推介2款增高湯水 父母不高 孩子增高可靠後天補足

  • 謝嘉雯中醫師|2款開學食療 為孩子增強抵抗力 預防近視眼

  • 健康|咳唔斷尾 5款止咳潤肺脾腎食材提高免疫力 配4款小朋友喜愛食譜

  • 健康|冬至天氣寒冷 中醫推介5款 暖身 抗寒食材及3款食譜讓小朋友暖住過聖誕

  • 喝湯

    健康|過年期間食滯 熱氣生痱滋 中醫媽媽教整2款食療茶飲助清熱解毒

  • 大雪24節氣│中醫媽媽介紹1款食材 清熱潤肺 紓緩低溫乾燥不適

  • 10月踏入手足口病活躍高峰期 兒科醫生指1類人士最易中感染

  • 學童輕生|家長的反思與行動 不要待後果出現才後悔 5個陪伴子女減壓法

  • 健康|營養師拆解雞蛋食用禁忌 每日限定食用份量 推薦5款營養兒童雞蛋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