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吳曉靈校長談壓力│在睡夢中背乘數表與 名校 尖子輕生念頭的啟發

    2023 年 12 月 12 日
  • 三八婦女節│兩女工程師到可立中學分享地盤工作苦與樂 一展巾幗不讓鬚眉

    2024 年 3 月 8 日

最新文章

  • 親子活動︳「書出愛心 十元義賣」 32萬本二手書包括中英童書 設兒童互動故事劇場+Cosplay巡遊

    2024 年 5 月 8 日
  • 親子活動|走進歷史的殿堂: 香港大學儀禮堂開放日 免費參觀法定古蹟紅磚建築

    2024 年 5 月 7 日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

2024 年 1 月 3 日教養
2024 年 1 月 3 日教養

父母總是期望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往往為此不惜作出各種犧牲。然而,過度的保護有時倒是會帶來反效果。

身為心理治療師,同時也是《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arents Don’t Do》一書作者的Amy Morin指出:「如果孩子從不需要自行承擔責任,他們就會缺乏人生道路上所需的經驗與自信。」

問題常在於家長或許過於保護孩子而不自覺。父母需要留意自己是否有以下幾種行為:

灌輸受害者心態

當孩子在朗誦或音樂比賽中失利,家長該如何安慰他們?應避免灌輸受害者心態,而是應鼓勵他們為下一次做好準備。

孩子剛剛在朗誦或音樂比賽輸了,家長應怎安慰「他們」?(嗯,冠軍得一個。)

比賽造馬?(嗯,確實好多比賽造馬,一早内定冠亞季軍。)

評判亂咁比分?

因此家長應該避免有受害者心態,也應鼓勵孩子為了下次作好準備(家長也要作好準備,不要再報聲名狼藉的比賽了)。

Morin表示:「失敗和不公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被選入足球校隊或學業成績不佳,不應讓孩子變成受害者。孩子需要體驗失落的感覺,為面對未來的現實做好準備。

避談難題

和孩子討論暴力、毒品、死亡、性以及政治等問題並不容易,但這是必要的。缺乏適當的指導,孩子可能更容易受到傷害,例如缺乏性知識,被成年人不當觸摸也可能懵然不知。臨床心理學家Dr. Samantha Rodman認為:「不要將教育和知識視為危險」,讓孩子從家庭中學習這些話題是最好的安排。

  • 溫習│教育心理學家推介必學右腦記憶法 不再用錯方法讀書提升學習效率秘笈

  • 學習|哈佛尖子分享3個讀書秘訣 從小養成3個好習慣 令學習更得心應手

  • 學習|「我太緊張,做唔到功課!」功課是朋友還是敵人? 😫

  • 學習|小朋友唔肯講嘢? 幼稚園老師用5款玩具 提高小朋友說話能力、學習興趣、文字理解

  • 過年利是理財銀行儲蓄

    學習|理財專家教利是錢教子女財務管理 定期利率高達7.28% 9歲可變小富翁

  • 學習|小朋友常常顛倒字母數字 專家教10個初步自測 視覺感知 必學遊戲活動改善學習困難

  • 學習|哈佛尖子分享3個讀書秘訣 從小養成3個好習慣 令學習更得心應手

過度緊張

當孩子在公園安全玩耍時,家長應放手讓孩子自由。Queen Maud University College的幼兒教育教授Ellen Sandseter說:「家長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大部分是小傷害),可能會導致孩子孩子更加恐懼世界。」

John Carroll University的顧問Joe Frost在一篇關於兒童健康發展研究中表示:「現實世界,生命充滿著各種風險:金錢、身體、情感、社交,所有合理的風險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

孩子怕羞

小朋友不願和其他人(特別是成年人)交談,家長經常用「怕羞」內為小朋友開脫。家長不應為孩子害羞的性格找藉口,而應幫助他們建立社交技能。英國機構BabyCentre建議,要找出平衡點,鼓勵孩子與人交流,但不強迫,,因為有一些人真的是慢熱。

為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如有問題,家長事事代為解決,如在孩子的填色比賽代筆(嗯,那還可推說親子活動,請人畫的就擺明作弊),臨床心理學家Dr. Lisa Firestone博士說:「結果孩子長大後無法照顧自己,令他們感到沮喪。」因此父母不應解決孩子所有問題,要他們早點學習面對問題,不用大學畢業後也要帶家長陪見工。

資料來源: 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arents Don’t Do

父母總是期望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往往為此不惜作出各種犧牲。然而,過度的保護有時倒是會帶來反效果。

身為心理治療師,同時也是《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arents Don’t Do》一書作者的Amy Morin指出:「如果孩子從不需要自行承擔責任,他們就會缺乏人生道路上所需的經驗與自信。」

問題常在於家長或許過於保護孩子而不自覺。父母需要留意自己是否有以下幾種行為:

灌輸受害者心態

當孩子在朗誦或音樂比賽中失利,家長該如何安慰他們?應避免灌輸受害者心態,而是應鼓勵他們為下一次做好準備。

孩子剛剛在朗誦或音樂比賽輸了,家長應怎安慰「他們」?(嗯,冠軍得一個。)

比賽造馬?(嗯,確實好多比賽造馬,一早内定冠亞季軍。)

評判亂咁比分?

因此家長應該避免有受害者心態,也應鼓勵孩子為了下次作好準備(家長也要作好準備,不要再報聲名狼藉的比賽了)。

Morin表示:「失敗和不公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被選入足球校隊或學業成績不佳,不應讓孩子變成受害者。孩子需要體驗失落的感覺,為面對未來的現實做好準備。

避談難題

和孩子討論暴力、毒品、死亡、性以及政治等問題並不容易,但這是必要的。缺乏適當的指導,孩子可能更容易受到傷害,例如缺乏性知識,被成年人不當觸摸也可能懵然不知。臨床心理學家Dr. Samantha Rodman認為:「不要將教育和知識視為危險」,讓孩子從家庭中學習這些話題是最好的安排。

  • 溫習│教育心理學家推介必學右腦記憶法 不再用錯方法讀書提升學習效率秘笈

  • 學習|哈佛尖子分享3個讀書秘訣 從小養成3個好習慣 令學習更得心應手

  • 學習|「我太緊張,做唔到功課!」功課是朋友還是敵人? 😫

  • 學習|小朋友唔肯講嘢? 幼稚園老師用5款玩具 提高小朋友說話能力、學習興趣、文字理解

  • 過年利是理財銀行儲蓄

    學習|理財專家教利是錢教子女財務管理 定期利率高達7.28% 9歲可變小富翁

  • 學習|小朋友常常顛倒字母數字 專家教10個初步自測 視覺感知 必學遊戲活動改善學習困難

  • 學習|哈佛尖子分享3個讀書秘訣 從小養成3個好習慣 令學習更得心應手

過度緊張

當孩子在公園安全玩耍時,家長應放手讓孩子自由。Queen Maud University College的幼兒教育教授Ellen Sandseter說:「家長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大部分是小傷害),可能會導致孩子孩子更加恐懼世界。」

John Carroll University的顧問Joe Frost在一篇關於兒童健康發展研究中表示:「現實世界,生命充滿著各種風險:金錢、身體、情感、社交,所有合理的風險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

孩子怕羞

小朋友不願和其他人(特別是成年人)交談,家長經常用「怕羞」內為小朋友開脫。家長不應為孩子害羞的性格找藉口,而應幫助他們建立社交技能。英國機構BabyCentre建議,要找出平衡點,鼓勵孩子與人交流,但不強迫,,因為有一些人真的是慢熱。

為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如有問題,家長事事代為解決,如在孩子的填色比賽代筆(嗯,那還可推說親子活動,請人畫的就擺明作弊),臨床心理學家Dr. Lisa Firestone博士說:「結果孩子長大後無法照顧自己,令他們感到沮喪。」因此父母不應解決孩子所有問題,要他們早點學習面對問題,不用大學畢業後也要帶家長陪見工。

資料來源: 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arents Don’t Do

你應該感興趣

教養熱門文章

  • 教養 | 校長分享世代相傳教仔「恐嚇法」弊病 爸媽如何應對小朋友講大話?

    校長講哲學: 講大話喺一定唔啱呢? 「講大話,甩大牙,甩完大牙甩細牙。」咁大件事,你話講大話好唔好? 我哋有一種世代相傳的教細路仔聽話的方法,姑且叫它做「恐嚇法」。「恐嚇法」往往就是為咗要細路仔唔好做某些事的時候,就會用一個「得人驚」的後果恐嚇一下,達到令人唔敢做的效果。例如:「如果行街時唔跟住爸爸媽媽,你就會俾拐子佬捉咗去。」這種「如果X,就會Y。」的恐嚇法,往往充滿因果關係,但又唔喺真實的邏輯,疑真疑假。對於民智未開的細路仔,都會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通常都會湊效。問你怕未? 這種「恐嚇法」說穿了其實就是對細路仔講大話。最奇怪的事,就喺大人可以用「恐嚇法」教細路(如果你有用過),但就唔可以容許細路仔講大話,大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重標準。 講大話啱唔啱?(大家心知肚明)但細路講大話(其實大人都喺)都只不過是把心理情緒反映到外顯行為啫。我地除咗要處理細路仔講大話(不誠實)的行為,更加要了解細路仔講大話的背後原因。以下是幾個大家耳熟能詳但又同講大話有關的故事,大家有沒有分析過佢地背後講大話的原因: (1) 用盡辦法都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只是留底一句話:葡萄一定是酸的。(自我安慰) [...]

  • 十優港姐|麥明詩分享童年 麥媽媽做了3件事 培養她對知識追求並勇於接受挑戰

    「贏在起跑線」是每個家長的夢想,「玩樂大過天」卻是小朋友的理想,若然能透過玩具去愉快學習,令孩子發揮多元潛能,在學習與玩樂之間取得平衡,便能達致同樣家長與孩子的雙贏局面。「十優港姐」麥明詩(Louisa),分享獨特童年回憶,如何從成長過程中學習,秉持著永不停步及不斷創新的精神,由演藝圈殺入教育界,擔任教育集團的非執行董事,積極面對新挑戰。 我有個講求效率的媽媽 回顧成長過程,Louisa感恩地說:「媽媽從小讓我在遊戲中學習,例如到太空館了解科學知識;到遊樂場邊玩機動遊戲,邊淺談力學,令我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從而在不同的範疇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讓我擁有一個愉快童年。」眾所周知,Louisa媽媽麥何小娟是資優教育專家,從事兒童發展及治療工作超過35年,包括資優培訓、行為及情緒問題、專注力不足等,而其中一件麥媽媽給她提升孩子潛能的「秘技」是很多人家中有的Lego積木玩具。Louisa說:「媽媽是個講求效率的人,她會找一些我們喜歡玩,同時能提升我們潛能的玩具,這正是每年暑假也鼓勵我跟哥哥砌LEGO的原因,因為砌LEGO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記憶力、執行力及3D思維,均對讀書有幫助;長大後我則利用這些『力量』於組裝傢俱及電腦上,連看地圖都特別厲害,凡事不求人!」 兄妹相處起爭執也是一種學習Louisa回想童年時與哥哥暑假必做的事,「雖然哥哥比我大三年,但適合不同年紀的小朋友玩,所以我們每年暑假都會一起完成一個大作品,例如一起『建造』一個城巿,我們會先將底板連結成城牆,然後分工完成不同的建築物,雖然偶爾會為配件起爭執,但過程中會學習到如何透過溝通去解決紛爭;當我遇到難題時,哥哥也會教我如何解決,從而增進兄弟姊妹間的感情,所以我跟哥哥的關係一直很好,而且拼砌LEGO令我習慣了要有始有終地完成一件事,做得更好!」 教養 打破性別定型 敢於創新與挑戰 [...]

  •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

  • 專家分享|資優兒童5大特徵: 較早開始閱讀 對事物有高度專注

  • 家‧校‧應援團 | 升中學代表家長可以放手?做個不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父母

  • 媽媽 女兒

    學習|遊戲治療師教8個超簡單小遊戲有效培養SEN孩子 專注力 提升語言能力

  • 閱讀│紐約時報/紐約公共圖書館推選2023年十大繪本書單出爐

  • 世界問候日|肥哥哥推介3大繪本 讓孩子有家教禮貌 學懂關心別人 掌握社交竅門第一步

  • 教養 | 校長分享世代相傳教仔「恐嚇法」弊病 爸媽如何應對小朋友講大話?

  • 十優港姐|麥明詩分享童年 麥媽媽做了3件事 培養她對知識追求並勇於接受挑戰

  •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