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健康|24節氣立春 中醫推介2款增高湯水 父母不高 孩子增高可靠後天補足

    2024 年 1 月 31 日
  • 親子好去處|流動書展船「望僕號 Doulos Hope」5月抵港 低價出售逾2,000種英文書 即睇入場方法

    2024 年 4 月 30 日

最新文章

  • 升小攻略|傳統直資名校 德望小學 暨幼稚園 注重語文學術培養 3大面試攻略

    2024 年 5 月 8 日
  • 學習|香港科技大學兒童科學暑期班 科學角度解構地球、太陽和時間關係

    2024 年 5 月 8 日
健康|小朋友平衡感差易跌倒可能患上扁平足 專家教2個小測試

健康|小朋友平衡感差易跌倒可能患上扁平足 專家教2個小測試

健康|小朋友平衡感差易跌倒可能患上扁平足 專家教2個小測試

2024 年 2 月 27 日健康
2024 年 2 月 27 日健康

幼兒及兒童出現扁平足是正常的,據文獻資料,有7成11個月大至5歲的幼兒有扁平足,9成兩歲以下的中國嬰幼兒有扁平足。有扁平足的嬰幼兒比率縱然不低,但真正有病理性扁平足的只有約1%。一般而言,兒童在大約十歲左右便會較少出現扁平足。扁平足是一般兒童發展會經過的階段。當嚴重扁平足持續到青春期甚至引致下肢出現痛症及影響平衡感,便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扁平足非常普遍,足底結構非常複雜,單是骨頭已有26塊,組成超過30個關節。一旦其中一部分出現問題,就有機會形成扁平足。扁平足指指舟狀骨掉落,內足弓下塌引致無法有效負重,造成足旋前的情況。內足弓的弧度不足,令到腳掌扁平地貼在地上,阻礙足弓發揮其原有的避震功能,影響下肢受力,所以常常因出現代償症狀引起腰部或下肢等痛症。

扁平足的分類及成因

扁平足主要分為功能性扁平足(flexible flatfoot)和結構性扁平足(rigid flatfoot)。前者主要是後天形成,後者為先天形成。

功能性扁平足

功能性扁平足指腳掌承重時,出現足弓塌陷的情況,即當腳掌沒有承重時,足弓弧度仍然能維持,成因包括:

  • 過重:足弓受力過多
  • 筋踺力量不足:肌力不足以支撐足弓
  • 脛後肌腱炎:炎症會影響脛後肌進行趾伸、腳內翻等,難以維持內足弓的形狀
  • 後天創傷:如骨折
  • 關節炎
  • 糖尿病
  • 距下關節活動幅度過高

亦分為不同的級別:

Stage 1:腱鞘炎,足弓未見明顯塌陷

Stage 2:足弓塌陷,無法做出單腳踎高腳尖的動作

Stage 3:足跟外翻,跗骨竇疼痛,前腳掌外展

Stage 4:足踝關節受影響,內踝三角韌帶受傷

結構性扁平足

結構性扁平足指腳掌沒有承重時,依然出現足弓塌陷的情況,成因包括:

  • 先天性韌帶過鬆:未能有效固定關節
  • 先天跗骨黏合:如踵骨和距骨黏合
  • 遺存因素:父母患有扁平足

扁平足帶來的影響

扁平足影響的並不只限於足底結構,全身的受力也會受牽連。扁平足會令足部出現足旋前的情況,影響膝蓋排列及引致股內旋,影響下肢生物力學,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 足底筋膜炎
  • 阿基里斯筋腱發炎
  • 臏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 功能性長短腳
  • 平衡感較差
  • 肩頸痛或腰背痛

扁平足不會影響長高,不過扁平足會影響足弓,繼而影響平衡感,有機會影響小朋友進行體能活動,但不會直接影響高度。

扁平足的自我檢查

想了解自己是否患上扁平足,有以下2種方法:

觀察:

  • 鞋的內側磨損明顯比外側嚴重
  • 鞋跟向內或外翻側
  • 赤腳站於地面時內足弓緊貼地面(見下圖)

理學測試:

  • 趾外展(too many toe sign):從後面觀察,如外側可以看見多於兩隻腳趾,則脛後肌(tibialis posterior)為過弱,正常只可見一隻腳趾。
  • 墊腳尖測試:墊高腳尖,如腳跟明顯內翻,代表脛後肌力量不足
  • 舟狀骨下墜測試:在腳沒有承重(坐或站)的情況下,分別量度舟狀骨與地面的距離,兩者相差超過1cm,則代表有足旋前現象。
  • 照X光:醫學量度第一蹠骨角及足跟角,反映扁平足的嚴重程度。

改善扁平足的居家運動

以下的運動可以訓練足弓附近的肌肉,用以給予足底動態支撐,以維持足弓高度。

縮足運動:

  • 先將腳跟擺正確保腳趾指前
  • 想像前腳掌與後腳跟對摺,腳趾向後移動,腳跟向前移動
  • 期間腳趾儘量不要屈曲
  • 如感覺不到足弓升高,可先將腳趾往上翹起再放平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足底肌肉訓練:

除拇指外四隻腳趾離開地面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 紓緩扁平足


夾毛巾/波子運動:

  • 腳趾屈起以夾起毛巾或波子
  • 做15次,重覆3組。


脛後肌強化運動:

  • 將橡筋帶綁在腳掌上
  • 用手將橡筋帶向上向外拉
  • 腳向下向內踩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4個方法改善小朋友患扁平足:

針對小朋友患上扁平足,可以在家中進行:小腿拉筋、肌肉強化和平衡訓練也有助改善扁平足,同時家長應為孩子選擇具承托力的鞋。我們可先從保守治療入手,透過物理治療改善肌肉過緊和力量不足,更嚴重者可用神經肌肉電刺激協助強化肌肉,或穿著鞋墊矯正,只有極少數結構性扁平足患者需透過手術處理。

撰文:  物理治療師-李穎怡


物理治療師-李穎怡 醫結網絡診所的物理治療師,理工大學物理治療系畢業,已修讀肌內效貼布證書和神經動能療法(第一級) 證書。現為香港空手道初級代表隊成員,能結合運動及物理治療的知識,為病人設計簡單有效的訓練計畫。

 

幼兒及兒童出現扁平足是正常的,據文獻資料,有7成11個月大至5歲的幼兒有扁平足,9成兩歲以下的中國嬰幼兒有扁平足。有扁平足的嬰幼兒比率縱然不低,但真正有病理性扁平足的只有約1%。一般而言,兒童在大約十歲左右便會較少出現扁平足。扁平足是一般兒童發展會經過的階段。當嚴重扁平足持續到青春期甚至引致下肢出現痛症及影響平衡感,便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扁平足非常普遍,足底結構非常複雜,單是骨頭已有26塊,組成超過30個關節。一旦其中一部分出現問題,就有機會形成扁平足。扁平足指指舟狀骨掉落,內足弓下塌引致無法有效負重,造成足旋前的情況。內足弓的弧度不足,令到腳掌扁平地貼在地上,阻礙足弓發揮其原有的避震功能,影響下肢受力,所以常常因出現代償症狀引起腰部或下肢等痛症。

扁平足的分類及成因

扁平足主要分為功能性扁平足(flexible flatfoot)和結構性扁平足(rigid flatfoot)。前者主要是後天形成,後者為先天形成。

功能性扁平足

功能性扁平足指腳掌承重時,出現足弓塌陷的情況,即當腳掌沒有承重時,足弓弧度仍然能維持,成因包括:

  • 過重:足弓受力過多
  • 筋踺力量不足:肌力不足以支撐足弓
  • 脛後肌腱炎:炎症會影響脛後肌進行趾伸、腳內翻等,難以維持內足弓的形狀
  • 後天創傷:如骨折
  • 關節炎
  • 糖尿病
  • 距下關節活動幅度過高

亦分為不同的級別:

Stage 1:腱鞘炎,足弓未見明顯塌陷

Stage 2:足弓塌陷,無法做出單腳踎高腳尖的動作

Stage 3:足跟外翻,跗骨竇疼痛,前腳掌外展

Stage 4:足踝關節受影響,內踝三角韌帶受傷

結構性扁平足

結構性扁平足指腳掌沒有承重時,依然出現足弓塌陷的情況,成因包括:

  • 先天性韌帶過鬆:未能有效固定關節
  • 先天跗骨黏合:如踵骨和距骨黏合
  • 遺存因素:父母患有扁平足

扁平足帶來的影響

扁平足影響的並不只限於足底結構,全身的受力也會受牽連。扁平足會令足部出現足旋前的情況,影響膝蓋排列及引致股內旋,影響下肢生物力學,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 足底筋膜炎
  • 阿基里斯筋腱發炎
  • 臏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 功能性長短腳
  • 平衡感較差
  • 肩頸痛或腰背痛

扁平足不會影響長高,不過扁平足會影響足弓,繼而影響平衡感,有機會影響小朋友進行體能活動,但不會直接影響高度。

扁平足的自我檢查

想了解自己是否患上扁平足,有以下2種方法:

觀察:

  • 鞋的內側磨損明顯比外側嚴重
  • 鞋跟向內或外翻側
  • 赤腳站於地面時內足弓緊貼地面(見下圖)

理學測試:

  • 趾外展(too many toe sign):從後面觀察,如外側可以看見多於兩隻腳趾,則脛後肌(tibialis posterior)為過弱,正常只可見一隻腳趾。
  • 墊腳尖測試:墊高腳尖,如腳跟明顯內翻,代表脛後肌力量不足
  • 舟狀骨下墜測試:在腳沒有承重(坐或站)的情況下,分別量度舟狀骨與地面的距離,兩者相差超過1cm,則代表有足旋前現象。
  • 照X光:醫學量度第一蹠骨角及足跟角,反映扁平足的嚴重程度。

改善扁平足的居家運動

以下的運動可以訓練足弓附近的肌肉,用以給予足底動態支撐,以維持足弓高度。

縮足運動:

  • 先將腳跟擺正確保腳趾指前
  • 想像前腳掌與後腳跟對摺,腳趾向後移動,腳跟向前移動
  • 期間腳趾儘量不要屈曲
  • 如感覺不到足弓升高,可先將腳趾往上翹起再放平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足底肌肉訓練:

除拇指外四隻腳趾離開地面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 紓緩扁平足


夾毛巾/波子運動:

  • 腳趾屈起以夾起毛巾或波子
  • 做15次,重覆3組。


脛後肌強化運動:

  • 將橡筋帶綁在腳掌上
  • 用手將橡筋帶向上向外拉
  • 腳向下向內踩
  • 維持5秒,做10次,重覆3組

4個方法改善小朋友患扁平足:

針對小朋友患上扁平足,可以在家中進行:小腿拉筋、肌肉強化和平衡訓練也有助改善扁平足,同時家長應為孩子選擇具承托力的鞋。我們可先從保守治療入手,透過物理治療改善肌肉過緊和力量不足,更嚴重者可用神經肌肉電刺激協助強化肌肉,或穿著鞋墊矯正,只有極少數結構性扁平足患者需透過手術處理。

撰文:  物理治療師-李穎怡


物理治療師-李穎怡 醫結網絡診所的物理治療師,理工大學物理治療系畢業,已修讀肌內效貼布證書和神經動能療法(第一級) 證書。現為香港空手道初級代表隊成員,能結合運動及物理治療的知識,為病人設計簡單有效的訓練計畫。

 

你應該感興趣

健康熱門文章

  • 「學業唔係人生嘅全部!」 想入大學的有限智能學生

    Walter十六歲,個子很高,走路時卻垂頭駝背。爸爸說他自小很認真讀書,每週個別補習四次,但不知怎的,他的成績在高小開始落後同儕。 一臉倦意的Walter說他近年專注力越來越差,食量亦越來越小,連他最愛的炸雞都引不起他的食慾。爸爸憂心忡忡地表示Walter除了不想上學,更開始夢遊,常在三更半夜迷糊的走到客廳。 我想了解支援的優次,便問他們最關注哪方面。Walter說未來,爸爸則說學習。爸爸希望我評估Walter有沒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並協助他提升學業表現…… —- [挫敗] 評估前,我把握機會跟Walter聊兩句。他說他最喜歡運動,尤其擅長打籃球,曾代表校隊比賽。可是,升上高中後,爸爸不讓他參加任何課外活動,因為他成績太差,需要增加補習。 我問Walter為什麼不想上學,他沮喪的說:「我上堂根本大部分嘢都聽唔明,尤其係啲抽象嘅科目。我到依家都攪唔掂數學分數! 老師成日問問題,好似淨係得我乜都唔識,攪到我每日都好驚老師問到我,令我出醜。我最擔心嘅係DSE(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考得低分,入唔到大學,之後唔知點算!」 [...]

  • 開學|返學容易病? 兒科醫生陳欣永教自保5招 為孩子打造不易病體質

    「小朋友一開學就容易病!」相信不少家長也有同感,撇除孩子因未適應開學產生心理因素而生病,當小朋友一上學接觸的人增加,感染細菌的機會自然大大增加。兒科專家陳欣永醫生特別給「學好啲!」家長們建議,想小朋友健康返學,可從5個方面入手,培養健康孩子。 第一 : 睡眠要充足 不想小朋友返學生病,陳欣永醫生指,首先一定要讓孩子有充足的抵抗力,要做到抵抗力強,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要增強自己的抵抗力,一定要在個人生活習慣上著手,首先要有足夠睡眠,如果睡眠不足,不但直接影響上堂集中力,令學習進度下降。同時,睡眠不足也影響個人抵抗病菌的預防能力,讓病菌有機可乘,容易生病。」 「特別當小朋友放了一個很長的暑假後,返到學校的生活習慣是截然不同,所以一定要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曾公布睡眠時間標準,家長不妨參考一下: 年齡 [...]

  • 增高|秋天是增高好機會? 中醫徐澤昌博士分享不受遺傳因素影響 把握3大後天長高關鍵

  • 10月踏入手足口病活躍高峰期 兒科醫生指1類人士最易中感染

  • 學童輕生|家長的反思與行動 不要待後果出現才後悔 5個陪伴子女減壓法

  • 健康|營養師拆解雞蛋食用禁忌 每日限定食用份量 推薦5款營養兒童雞蛋食譜

  • 健康|小朋友空肚不應該食香蕉? 食未熟的香蕉會便秘? 營養師拆解5大食香蕉禁忌

  • 健康|小朋友 打邊爐 咁食最健康?中醫師提醒家長勿用3種 湯底 傷脾胃

  • 「學業唔係人生嘅全部!」 想入大學的有限智能學生

  • 開學|返學容易病? 兒科醫生陳欣永教自保5招 為孩子打造不易病體質

  • 增高|秋天是增高好機會? 中醫徐澤昌博士分享不受遺傳因素影響 把握3大後天長高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