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親子活動|teamLab國際藝術團隊作品登陸維港 數百發光藝術蛋遍布中環海濱 3月開放免費入場

    2024 年 3 月 11 日
  • 親子好去處|Kiztopia全港最大過萬呎太空主題室內遊樂場登陸將軍澳 19大遊戲區: 火山極速滑梯x超巨型攀爬區

    2024 年 4 月 9 日

最新文章

  • 親子活動|香港誠品母親節限定親子活動 購物滿$200顧客可獲贈康乃馨 向媽媽聊表心意

    2024 年 5 月 11 日
  • 親子活動|母親節10大DIY小手工 康乃馨/花束/驚喜立體心意卡 簡單易做最快5分鐘就整到

    2024 年 5 月 11 日
家‧校‧應援團 | 升中學代表家長可以放手?做個不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父母

家‧校‧應援團 | 升中學代表家長可以放手?做個不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父母

家‧校‧應援團 | 升中學代表家長可以放手?做個不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父母

2023 年 8 月 30 日教養, 李凱茵 Kanris
2023 年 8 月 30 日教養, 李凱茵 Kanris
1224##
1224##

在中學做了多屆家長教師會(PTA)主席的我,每年都在中一新生家長的WhatsApp群組收到一些差不多的問題:

「主席呀,想指教吓,中學生要用邊啲書包呀?係咪唔用得小學嗰啲?」
「PE堂波鞋一定要綁帶款嗎?我囡明明唔識綁,又唔肯買番魔術貼款」
「中學生真係一定要有自己手機嗎?」
「中學係咪冇家長去學校接放學㗎?」
「中學係咪唔駛跟功課㗎喇?係就發達啦!」

中學,無疑是一個新開始。可是,兩個月前才完成小六畢業禮的孩子,暑假後就會忽然自動長大嗎?

由外表說起

買了新校服和新書,家長通常都會一併買齊新書包、新鞋、新筆袋⋯⋯總之就甚麼都新,來迎接中學的新階段。

孩子開始會要求:「我不要用小學雞書包了,我要XX牌子背囊」、「我不要魔術貼鞋子」、「我不要再用掛頸的八達通」⋯⋯(下刪N個要求)

以為孩子想追求名牌或故意諸多要求?別想太多啊!他們想的其實蠻簡單,就只是想與小學階段「有點不同」而已。

孩子們帶著一點迷惘和猶疑,面對周遭的大人都描述為另一個世界的中學校園,心態上可能還未知道自己要怎麼做,就唯有由外表做起。尤其是男生,小學時穿的是短褲,到中學無論冬夏都一律穿長褲,根本就是要由小男生的模樣急速長成為少男——內心就算有多不行,外表也得扮少男,輸人不輸陣嘛!

獨自上征途

香港有一個有趣現象,就是明明小學派位時設立了不同校網,小學生卻往往都不是住在學校附近,有些甚至要乘大半小時校車跨區上學。

中學 99% 都沒有校車服務,孩子們就要面臨自行乘車上學的挑戰。家長的擔心就多了!擔心孩子早上乘車打瞌睡忘了下車、擔心過馬路沒留神、擔心八達通不夠錢、擔心路上有壞人⋯⋯

我女兒唸的是女校,女生媽媽們的擔心通常比男生的多。WhatsApp群內,開學初期,每天大約下午四時起,就會有家長問「放咗學未」,原因是按時間表應該已放學,但公主們又未開手機,媽媽們就開始擔心是不是出了岔子。大約過了一兩個月,媽媽們終於適應和想通了——公主們齊齊放學,邊走邊聊,根本不會記得開手機,也沒想起爸媽,更加不會知道媽媽隔空乾著急。

一次生,兩次熟。乘車上學也好,走路上學也好,十二、三歲的孩子其實是做得到的。唯一要教孩子的,是萬一遇上突發情況,例如港鐵故障、巴士脫班、路面大塞車,能否有替代路線前往學校或回家呢?做好兩手準備,就可以放一萬個心了。

自由與任性

中學另一個挑戰是科目很多,功課也多,而且一般都不會像小學要學生每天填寫《家課冊》,更加不會要家長每天檢查功課和簽名。懶媽如我,起初當然心裡暗喜,以為終於甩難了。

問題很快就出現。孩子每周總有幾天說沒有功課要做,放學就小睡、玩手機、看電視。然後某幾天卻要開夜車,好像有超級多功課。莫非學校時間表這麼不平衡?一日閒死,一日忙死?這麼變態?

原來,中學功課跟小學有一點很不同。小學老師通常是今天下指令,要求學生明天交功課。中學的功課需要更多思考和創意,老師通常都會給學生多幾天去完成,例如星期一的功課是在下個星期一才要交。癥結就在這裡了,1%的乖孩子願意每天做一點功課,不拖延、不囤積。99%的普通孩子,只是會讓自己先甜後苦——玩咗先啦!得閒先做啦!明天deadline就今晚開夜車啦!

家長想繼續小學模式天天跟功課?要三思啊!「你好煩呀」、「得㗎啦」、「我自己搞得掂」、「你唔好理我啦」,青春期孩子每一句就像一把尖刀直刺爸媽心坎。爸媽想不想放手,其實也只得放手。

只要有交齊功課,沒被老師記名或投訴,就由得孩子自己發揮吧!回心一想,能學懂做deadline fighter,可能是他日的謀生本能呢!

收放要自如

有人說「生仔要考牌」,教養孩童是一個不斷要考牌和續牌的大挑戰。幼稚園、小學、中學,每一關都各有難度,打完一個boss又有下一個。

要做到放手而不放任,也許就像放風箏,一放、一收,盡是技巧。隨著氣流,才能讓風箏乘風而飛。強施蠻力,小則飛不起,大則扯斷線一去不回。

祝福每個升中一的孩子開學順利,更祝願每個升中家長能成為放風箏高手!共勉之!

撰文:Kanris

李凱茵 Kanris

李凱茵 Kanris

家長教育專家
畢業於中大工商管理系及港大教育文憑,曾任中學教師十多年,現任中小學校董。 做全職媽媽之後,立志將教師專業注入家校合作,十年之間做過不同幼稚園、小學、中學的家長教師會主席,亦曾任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常務理事。 現為Blogger暨專欄作者,以文會友,分享教師、校董、家長的多角度經歷。

在中學做了多屆家長教師會(PTA)主席的我,每年都在中一新生家長的WhatsApp群組收到一些差不多的問題:

「主席呀,想指教吓,中學生要用邊啲書包呀?係咪唔用得小學嗰啲?」
「PE堂波鞋一定要綁帶款嗎?我囡明明唔識綁,又唔肯買番魔術貼款」
「中學生真係一定要有自己手機嗎?」
「中學係咪冇家長去學校接放學㗎?」
「中學係咪唔駛跟功課㗎喇?係就發達啦!」

中學,無疑是一個新開始。可是,兩個月前才完成小六畢業禮的孩子,暑假後就會忽然自動長大嗎?

由外表說起

買了新校服和新書,家長通常都會一併買齊新書包、新鞋、新筆袋⋯⋯總之就甚麼都新,來迎接中學的新階段。

孩子開始會要求:「我不要用小學雞書包了,我要XX牌子背囊」、「我不要魔術貼鞋子」、「我不要再用掛頸的八達通」⋯⋯(下刪N個要求)

以為孩子想追求名牌或故意諸多要求?別想太多啊!他們想的其實蠻簡單,就只是想與小學階段「有點不同」而已。

孩子們帶著一點迷惘和猶疑,面對周遭的大人都描述為另一個世界的中學校園,心態上可能還未知道自己要怎麼做,就唯有由外表做起。尤其是男生,小學時穿的是短褲,到中學無論冬夏都一律穿長褲,根本就是要由小男生的模樣急速長成為少男——內心就算有多不行,外表也得扮少男,輸人不輸陣嘛!

獨自上征途

香港有一個有趣現象,就是明明小學派位時設立了不同校網,小學生卻往往都不是住在學校附近,有些甚至要乘大半小時校車跨區上學。

中學 99% 都沒有校車服務,孩子們就要面臨自行乘車上學的挑戰。家長的擔心就多了!擔心孩子早上乘車打瞌睡忘了下車、擔心過馬路沒留神、擔心八達通不夠錢、擔心路上有壞人⋯⋯

我女兒唸的是女校,女生媽媽們的擔心通常比男生的多。WhatsApp群內,開學初期,每天大約下午四時起,就會有家長問「放咗學未」,原因是按時間表應該已放學,但公主們又未開手機,媽媽們就開始擔心是不是出了岔子。大約過了一兩個月,媽媽們終於適應和想通了——公主們齊齊放學,邊走邊聊,根本不會記得開手機,也沒想起爸媽,更加不會知道媽媽隔空乾著急。

一次生,兩次熟。乘車上學也好,走路上學也好,十二、三歲的孩子其實是做得到的。唯一要教孩子的,是萬一遇上突發情況,例如港鐵故障、巴士脫班、路面大塞車,能否有替代路線前往學校或回家呢?做好兩手準備,就可以放一萬個心了。

自由與任性

中學另一個挑戰是科目很多,功課也多,而且一般都不會像小學要學生每天填寫《家課冊》,更加不會要家長每天檢查功課和簽名。懶媽如我,起初當然心裡暗喜,以為終於甩難了。

問題很快就出現。孩子每周總有幾天說沒有功課要做,放學就小睡、玩手機、看電視。然後某幾天卻要開夜車,好像有超級多功課。莫非學校時間表這麼不平衡?一日閒死,一日忙死?這麼變態?

原來,中學功課跟小學有一點很不同。小學老師通常是今天下指令,要求學生明天交功課。中學的功課需要更多思考和創意,老師通常都會給學生多幾天去完成,例如星期一的功課是在下個星期一才要交。癥結就在這裡了,1%的乖孩子願意每天做一點功課,不拖延、不囤積。99%的普通孩子,只是會讓自己先甜後苦——玩咗先啦!得閒先做啦!明天deadline就今晚開夜車啦!

家長想繼續小學模式天天跟功課?要三思啊!「你好煩呀」、「得㗎啦」、「我自己搞得掂」、「你唔好理我啦」,青春期孩子每一句就像一把尖刀直刺爸媽心坎。爸媽想不想放手,其實也只得放手。

只要有交齊功課,沒被老師記名或投訴,就由得孩子自己發揮吧!回心一想,能學懂做deadline fighter,可能是他日的謀生本能呢!

收放要自如

有人說「生仔要考牌」,教養孩童是一個不斷要考牌和續牌的大挑戰。幼稚園、小學、中學,每一關都各有難度,打完一個boss又有下一個。

要做到放手而不放任,也許就像放風箏,一放、一收,盡是技巧。隨著氣流,才能讓風箏乘風而飛。強施蠻力,小則飛不起,大則扯斷線一去不回。

祝福每個升中一的孩子開學順利,更祝願每個升中家長能成為放風箏高手!共勉之!

撰文:Kanris

李凱茵 Kanris

李凱茵 Kanris

家長教育專家
畢業於中大工商管理系及港大教育文憑,曾任中學教師十多年,現任中小學校董。 做全職媽媽之後,立志將教師專業注入家校合作,十年之間做過不同幼稚園、小學、中學的家長教師會主席,亦曾任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常務理事。 現為Blogger暨專欄作者,以文會友,分享教師、校董、家長的多角度經歷。

你應該感興趣

教養熱門文章

  • 教養 | 校長分享世代相傳教仔「恐嚇法」弊病 爸媽如何應對小朋友講大話?

    校長講哲學: 講大話喺一定唔啱呢? 「講大話,甩大牙,甩完大牙甩細牙。」咁大件事,你話講大話好唔好? 我哋有一種世代相傳的教細路仔聽話的方法,姑且叫它做「恐嚇法」。「恐嚇法」往往就是為咗要細路仔唔好做某些事的時候,就會用一個「得人驚」的後果恐嚇一下,達到令人唔敢做的效果。例如:「如果行街時唔跟住爸爸媽媽,你就會俾拐子佬捉咗去。」這種「如果X,就會Y。」的恐嚇法,往往充滿因果關係,但又唔喺真實的邏輯,疑真疑假。對於民智未開的細路仔,都會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通常都會湊效。問你怕未? 這種「恐嚇法」說穿了其實就是對細路仔講大話。最奇怪的事,就喺大人可以用「恐嚇法」教細路(如果你有用過),但就唔可以容許細路仔講大話,大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重標準。 講大話啱唔啱?(大家心知肚明)但細路講大話(其實大人都喺)都只不過是把心理情緒反映到外顯行為啫。我地除咗要處理細路仔講大話(不誠實)的行為,更加要了解細路仔講大話的背後原因。以下是幾個大家耳熟能詳但又同講大話有關的故事,大家有沒有分析過佢地背後講大話的原因: (1) 用盡辦法都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只是留底一句話:葡萄一定是酸的。(自我安慰) [...]

  • 十優港姐|麥明詩分享童年 麥媽媽做了3件事 培養她對知識追求並勇於接受挑戰

    「贏在起跑線」是每個家長的夢想,「玩樂大過天」卻是小朋友的理想,若然能透過玩具去愉快學習,令孩子發揮多元潛能,在學習與玩樂之間取得平衡,便能達致同樣家長與孩子的雙贏局面。「十優港姐」麥明詩(Louisa),分享獨特童年回憶,如何從成長過程中學習,秉持著永不停步及不斷創新的精神,由演藝圈殺入教育界,擔任教育集團的非執行董事,積極面對新挑戰。 我有個講求效率的媽媽 回顧成長過程,Louisa感恩地說:「媽媽從小讓我在遊戲中學習,例如到太空館了解科學知識;到遊樂場邊玩機動遊戲,邊淺談力學,令我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從而在不同的範疇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讓我擁有一個愉快童年。」眾所周知,Louisa媽媽麥何小娟是資優教育專家,從事兒童發展及治療工作超過35年,包括資優培訓、行為及情緒問題、專注力不足等,而其中一件麥媽媽給她提升孩子潛能的「秘技」是很多人家中有的Lego積木玩具。Louisa說:「媽媽是個講求效率的人,她會找一些我們喜歡玩,同時能提升我們潛能的玩具,這正是每年暑假也鼓勵我跟哥哥砌LEGO的原因,因為砌LEGO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記憶力、執行力及3D思維,均對讀書有幫助;長大後我則利用這些『力量』於組裝傢俱及電腦上,連看地圖都特別厲害,凡事不求人!」 兄妹相處起爭執也是一種學習Louisa回想童年時與哥哥暑假必做的事,「雖然哥哥比我大三年,但適合不同年紀的小朋友玩,所以我們每年暑假都會一起完成一個大作品,例如一起『建造』一個城巿,我們會先將底板連結成城牆,然後分工完成不同的建築物,雖然偶爾會為配件起爭執,但過程中會學習到如何透過溝通去解決紛爭;當我遇到難題時,哥哥也會教我如何解決,從而增進兄弟姊妹間的感情,所以我跟哥哥的關係一直很好,而且拼砌LEGO令我習慣了要有始有終地完成一件事,做得更好!」 教養 打破性別定型 敢於創新與挑戰 [...]

  •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

  • 專家分享|資優兒童5大特徵: 較早開始閱讀 對事物有高度專注

  • 媽媽 女兒

    學習|遊戲治療師教8個超簡單小遊戲有效培養SEN孩子 專注力 提升語言能力

  • 家‧校‧應援團 | 升中學代表家長可以放手?做個不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父母

  • 閱讀│紐約時報/紐約公共圖書館推選2023年十大繪本書單出爐

  • 世界問候日|肥哥哥推介3大繪本 讓孩子有家教禮貌 學懂關心別人 掌握社交竅門第一步

  • 教養 | 校長分享世代相傳教仔「恐嚇法」弊病 爸媽如何應對小朋友講大話?

  • 十優港姐|麥明詩分享童年 麥媽媽做了3件事 培養她對知識追求並勇於接受挑戰

  •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