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增高|秋天是增高好機會? 中醫徐澤昌博士分享不受遺傳因素影響 把握3大後天長高關鍵

    2023 年 9 月 25 日
  • 升小攻略|直資男校英華小學教學特色及學費 歷屆小一面試題目

    2023 年 8 月 25 日

最新文章

  • 學習︳孩子懶惰抗拒溫習做功課 專家: 孩子非天生懶散主因欠缺動力 5大步驟改善問題

    2024 年 5 月 20 日
  • 教養︳紀律不是要羞辱孩子 專家: 8招正向教養 讓孩子學懂紀律

    2024 年 5 月 20 日
教養|夫妻教養觀念不同調常有磨擦 專家教3招應對豬隊友化解衝突

教養|夫妻教養觀念不同調常有磨擦 專家教3招應對豬隊友化解衝突

教養|夫妻教養觀念不同調常有磨擦 專家教3招應對豬隊友化解衝突

2024 年 1 月 16 日教養
2024 年 1 月 16 日教養

夫妻彼此教養觀念不一致,一個希望多點正向教養,但一個卻認為要嚴厲一點,這是常有的事情。

每個人都來自不同家庭,有些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方式較溫和尊重,有些對孩子較批判嚴厲。在不同的背景與教養觀念下,我們要怎麼怎麼辦呢?

夫妻教育觀念不同調
最近在家長來信,常常會問到這樣的問題。要怎麼改善呢?在這裡給大家詳細說明。

「從小的成長環境,影響應對孩子的方式」大人彼此間需互相理解與接納

我們每個大人,絕大部分在面對孩子時都會用小時候自己被教育的方式,來應對現前的孩子。要改變這慣性是可能的,但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與修正。

有不少家長向我分享,另一半對自己的教養方式持反對意見時會說:「以前我也是這樣被我爸媽教的,才可以規規矩矩」,由此就看得出來他從小到大被教育的方式,就是他現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在這裡面,有著根深蒂固的信念,要他改變這樣的想法與慣性,太不容易。如果要他馬上改變,他可能就不懂得要怎麼教小孩了!

舉個例子,一個從小被打大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人父,在仍認同過往父母親打他是因為愛,並沒有覺得這樣有任何不好以前,會有更好的教養方式嗎?我想是不容易的。

夫妻教育觀念不同調

我們都是從原生家庭裡面,習得現在對待孩子的態度,這是父母在養育我們的過程中給我們的,我想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就算有錯,裡面也包含著父母對我們許多的愛;就算現在我們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其中也包含著我們對孩子最真摯的愛與關懷。

若能看到這點,體驗到裡面這份心意,我想我們就能給對方與自己更多接納。這時再討論可以怎麼修正,我想會比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否認掉這一切砍掉重練,來得正向許多。

我相信,作為父母,每個人都是深愛著孩子的,也希望自己是個好爸爸、好媽媽,能用更好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只是還沒找到而已。

希望藉由以上說明,能幫助夫妻雙方多增加了一點同理與接納。因為這份愛,才是幫助他願意改變自己的最重要養分,而不是對他的行為翻百眼或批評。

夫妻教育觀念不同調

唯有透過探索內在,才有機會改變,請嘗試慢慢的引導、啟發對方

潛意識的規條、根深蒂固的固定信念,被打罵就要壓抑自己情緒的習慣,看到孩子不乖就是要生氣罵他的模式,都隱藏在內在的「冰山」裡。但冰山底下的真相自己看不到,甚至大部分人也不曾檢視過。受到冰山影響下的人通常是不自覺的、也很難自我控制。因此,我們很難讓一個覺得自己沒問題的人,去面對別人所認為他有的「問題」。

當你與另一半教養不同調而發生爭執時,想要對方有所改變,他必須要自己覺察到、感受到現在的狀況是不好的,且真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然而,這是只有透過探索內在,才有機會做到的。

唯有小時候內在受傷沒被關愛的他療癒了、安穩了,他在教養路上才會比較順利,不會讓潛意識的陰影投射到孩子身上,影響對孩子的教育觀念與應對方式。若有一天,他能找到內心裡那在成長過程中,做錯事被打罵受傷的小時候自己,並願意去同理他、疼惜他、擁抱他,我相信他對現前的孩子,就會有更多的體諒與接納了。

有這方面需要的大人,若想要進一步往內在探索,歡迎參加我們的「安定教養工作坊」、「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夫妻教育觀念不同調

我們厭煩的不是現前哭鬧的孩子,而是童年哭鬧不被接納的自己

相對的,你無法忍受另一半對待孩子的方式,是不是有可能你內心也有著自己的冰山呢?在你成長過程中,有曾經被誰用很嚴厲的方式責罵過嗎?當時發生什麼事了?

或許,你對另一半的不滿與無法接受,也是你內心的一種投射。若雙方都能往內探索,找到糾結之處,並解開它,彼此的關係將會變得更美好。

下次教養遇到困擾時,不妨試試看找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與時間,在youtube上搜尋「羅寶鴻靜心練習」的影片,戴著耳機跟著裡面引導來進行練習靜心,慢慢讓自己內心的覺察力提升,開始走在讓內心變得更自由的路上吧。

透過「靜心練習」釋放與照顧自己的情緒

雖然,心靈探索、心靈成長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每個人都應該花時間在其中,找回自己的本有光明與力量,昇華自己內心。在你連結到內心本有的寶藏後,你對待孩子、對待另一半的慣性,也將會逐漸改變。3️⃣ 當教養觀念發生衝突,3個重點避免爭執

1.不要在孩子面前溝通教養觀(避免當下打岔、宜事後溝通)

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環境的個體,可能有很多的價值觀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可以馬上達成共識的,當你不滿意、不認同另外一半教養孩子的做法時,最重要的是你能夠有辦法跟他溝通,但請記住,溝通永遠「不是在事件當下」,原因有兩個:
  • (1)在著急的時候雙方講話無法太有禮貌
  • (2)在事件發生下,你的另一半可能也不願意聽,反而可能增加更多不必要的爭執
建議不要事件發生的當下,在孩子面前用太直接的方式提醒對方,如說:「喂!不要這麼大聲跟孩子講話啦!… 喂!你這麼兇是幹嘛啦~~!!」。通常這些話只會讓對方更火上加油,變本加厲對待孩子,甚至讓對方遷怒於提醒他的人,而且這樣的情況對孩子來說,也不是一個好的身教示範。

2.事後找一個「燈光美氣氛佳」的地方進行討論

想要跟你的另外一半達到共識,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找一個「燈光美氣氛佳」的理想時機,來跟另一伴溝通你們最近在教養觀念上有出入的地方,讓他瞭解這樣的方式會很傷害孩子。若他短時間改不了這習慣,最好在生氣時可以先不要處理孩子的問題,交給情緒比較平穩的另一半來處理。

3.建立暗號,培養默契

彼此可以養成一些默契,建立一個提醒對方的「教養暗號」,例如當對方太情緒時,另一半可以說些什麼「暗語」來提醒他(例如:「親愛的」),來讓對方知道現在他的情緒不適合繼續處理孩子問題,應該暫時離開,由另一人處理。
親子教育專家-羅寶鴻
親子教育專家-羅寶鴻 (圖片來源:FB)

夫妻彼此教養觀念不一致,一個希望多點正向教養,但一個卻認為要嚴厲一點,這是常有的事情。

每個人都來自不同家庭,有些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方式較溫和尊重,有些對孩子較批判嚴厲。在不同的背景與教養觀念下,我們要怎麼怎麼辦呢?

夫妻教育觀念不同調
最近在家長來信,常常會問到這樣的問題。要怎麼改善呢?在這裡給大家詳細說明。

「從小的成長環境,影響應對孩子的方式」大人彼此間需互相理解與接納

我們每個大人,絕大部分在面對孩子時都會用小時候自己被教育的方式,來應對現前的孩子。要改變這慣性是可能的,但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與修正。

有不少家長向我分享,另一半對自己的教養方式持反對意見時會說:「以前我也是這樣被我爸媽教的,才可以規規矩矩」,由此就看得出來他從小到大被教育的方式,就是他現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在這裡面,有著根深蒂固的信念,要他改變這樣的想法與慣性,太不容易。如果要他馬上改變,他可能就不懂得要怎麼教小孩了!

舉個例子,一個從小被打大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人父,在仍認同過往父母親打他是因為愛,並沒有覺得這樣有任何不好以前,會有更好的教養方式嗎?我想是不容易的。

夫妻教育觀念不同調

我們都是從原生家庭裡面,習得現在對待孩子的態度,這是父母在養育我們的過程中給我們的,我想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就算有錯,裡面也包含著父母對我們許多的愛;就算現在我們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其中也包含著我們對孩子最真摯的愛與關懷。

若能看到這點,體驗到裡面這份心意,我想我們就能給對方與自己更多接納。這時再討論可以怎麼修正,我想會比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否認掉這一切砍掉重練,來得正向許多。

我相信,作為父母,每個人都是深愛著孩子的,也希望自己是個好爸爸、好媽媽,能用更好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只是還沒找到而已。

希望藉由以上說明,能幫助夫妻雙方多增加了一點同理與接納。因為這份愛,才是幫助他願意改變自己的最重要養分,而不是對他的行為翻百眼或批評。

夫妻教育觀念不同調

唯有透過探索內在,才有機會改變,請嘗試慢慢的引導、啟發對方

潛意識的規條、根深蒂固的固定信念,被打罵就要壓抑自己情緒的習慣,看到孩子不乖就是要生氣罵他的模式,都隱藏在內在的「冰山」裡。但冰山底下的真相自己看不到,甚至大部分人也不曾檢視過。受到冰山影響下的人通常是不自覺的、也很難自我控制。因此,我們很難讓一個覺得自己沒問題的人,去面對別人所認為他有的「問題」。

當你與另一半教養不同調而發生爭執時,想要對方有所改變,他必須要自己覺察到、感受到現在的狀況是不好的,且真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然而,這是只有透過探索內在,才有機會做到的。

唯有小時候內在受傷沒被關愛的他療癒了、安穩了,他在教養路上才會比較順利,不會讓潛意識的陰影投射到孩子身上,影響對孩子的教育觀念與應對方式。若有一天,他能找到內心裡那在成長過程中,做錯事被打罵受傷的小時候自己,並願意去同理他、疼惜他、擁抱他,我相信他對現前的孩子,就會有更多的體諒與接納了。

有這方面需要的大人,若想要進一步往內在探索,歡迎參加我們的「安定教養工作坊」、「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夫妻教育觀念不同調

我們厭煩的不是現前哭鬧的孩子,而是童年哭鬧不被接納的自己

相對的,你無法忍受另一半對待孩子的方式,是不是有可能你內心也有著自己的冰山呢?在你成長過程中,有曾經被誰用很嚴厲的方式責罵過嗎?當時發生什麼事了?

或許,你對另一半的不滿與無法接受,也是你內心的一種投射。若雙方都能往內探索,找到糾結之處,並解開它,彼此的關係將會變得更美好。

下次教養遇到困擾時,不妨試試看找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與時間,在youtube上搜尋「羅寶鴻靜心練習」的影片,戴著耳機跟著裡面引導來進行練習靜心,慢慢讓自己內心的覺察力提升,開始走在讓內心變得更自由的路上吧。

透過「靜心練習」釋放與照顧自己的情緒

雖然,心靈探索、心靈成長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每個人都應該花時間在其中,找回自己的本有光明與力量,昇華自己內心。在你連結到內心本有的寶藏後,你對待孩子、對待另一半的慣性,也將會逐漸改變。3️⃣ 當教養觀念發生衝突,3個重點避免爭執

1.不要在孩子面前溝通教養觀(避免當下打岔、宜事後溝通)

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環境的個體,可能有很多的價值觀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可以馬上達成共識的,當你不滿意、不認同另外一半教養孩子的做法時,最重要的是你能夠有辦法跟他溝通,但請記住,溝通永遠「不是在事件當下」,原因有兩個:
  • (1)在著急的時候雙方講話無法太有禮貌
  • (2)在事件發生下,你的另一半可能也不願意聽,反而可能增加更多不必要的爭執
建議不要事件發生的當下,在孩子面前用太直接的方式提醒對方,如說:「喂!不要這麼大聲跟孩子講話啦!… 喂!你這麼兇是幹嘛啦~~!!」。通常這些話只會讓對方更火上加油,變本加厲對待孩子,甚至讓對方遷怒於提醒他的人,而且這樣的情況對孩子來說,也不是一個好的身教示範。

2.事後找一個「燈光美氣氛佳」的地方進行討論

想要跟你的另外一半達到共識,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找一個「燈光美氣氛佳」的理想時機,來跟另一伴溝通你們最近在教養觀念上有出入的地方,讓他瞭解這樣的方式會很傷害孩子。若他短時間改不了這習慣,最好在生氣時可以先不要處理孩子的問題,交給情緒比較平穩的另一半來處理。

3.建立暗號,培養默契

彼此可以養成一些默契,建立一個提醒對方的「教養暗號」,例如當對方太情緒時,另一半可以說些什麼「暗語」來提醒他(例如:「親愛的」),來讓對方知道現在他的情緒不適合繼續處理孩子問題,應該暫時離開,由另一人處理。
親子教育專家-羅寶鴻
親子教育專家-羅寶鴻 (圖片來源:FB)

教養熱門文章

  • 教養 | 校長分享世代相傳教仔「恐嚇法」弊病 爸媽如何應對小朋友講大話?

    校長講哲學: 講大話喺一定唔啱呢? 「講大話,甩大牙,甩完大牙甩細牙。」咁大件事,你話講大話好唔好? 我哋有一種世代相傳的教細路仔聽話的方法,姑且叫它做「恐嚇法」。「恐嚇法」往往就是為咗要細路仔唔好做某些事的時候,就會用一個「得人驚」的後果恐嚇一下,達到令人唔敢做的效果。例如:「如果行街時唔跟住爸爸媽媽,你就會俾拐子佬捉咗去。」這種「如果X,就會Y。」的恐嚇法,往往充滿因果關係,但又唔喺真實的邏輯,疑真疑假。對於民智未開的細路仔,都會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通常都會湊效。問你怕未? 這種「恐嚇法」說穿了其實就是對細路仔講大話。最奇怪的事,就喺大人可以用「恐嚇法」教細路(如果你有用過),但就唔可以容許細路仔講大話,大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重標準。 講大話啱唔啱?(大家心知肚明)但細路講大話(其實大人都喺)都只不過是把心理情緒反映到外顯行為啫。我地除咗要處理細路仔講大話(不誠實)的行為,更加要了解細路仔講大話的背後原因。以下是幾個大家耳熟能詳但又同講大話有關的故事,大家有沒有分析過佢地背後講大話的原因: (1) 用盡辦法都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只是留底一句話:葡萄一定是酸的。(自我安慰) [...]

  • 十優港姐|麥明詩分享童年 麥媽媽做了3件事 培養她對知識追求並勇於接受挑戰

    「贏在起跑線」是每個家長的夢想,「玩樂大過天」卻是小朋友的理想,若然能透過玩具去愉快學習,令孩子發揮多元潛能,在學習與玩樂之間取得平衡,便能達致同樣家長與孩子的雙贏局面。「十優港姐」麥明詩(Louisa),分享獨特童年回憶,如何從成長過程中學習,秉持著永不停步及不斷創新的精神,由演藝圈殺入教育界,擔任教育集團的非執行董事,積極面對新挑戰。 我有個講求效率的媽媽 回顧成長過程,Louisa感恩地說:「媽媽從小讓我在遊戲中學習,例如到太空館了解科學知識;到遊樂場邊玩機動遊戲,邊淺談力學,令我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從而在不同的範疇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讓我擁有一個愉快童年。」眾所周知,Louisa媽媽麥何小娟是資優教育專家,從事兒童發展及治療工作超過35年,包括資優培訓、行為及情緒問題、專注力不足等,而其中一件麥媽媽給她提升孩子潛能的「秘技」是很多人家中有的Lego積木玩具。Louisa說:「媽媽是個講求效率的人,她會找一些我們喜歡玩,同時能提升我們潛能的玩具,這正是每年暑假也鼓勵我跟哥哥砌LEGO的原因,因為砌LEGO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記憶力、執行力及3D思維,均對讀書有幫助;長大後我則利用這些『力量』於組裝傢俱及電腦上,連看地圖都特別厲害,凡事不求人!」 兄妹相處起爭執也是一種學習Louisa回想童年時與哥哥暑假必做的事,「雖然哥哥比我大三年,但適合不同年紀的小朋友玩,所以我們每年暑假都會一起完成一個大作品,例如一起『建造』一個城巿,我們會先將底板連結成城牆,然後分工完成不同的建築物,雖然偶爾會為配件起爭執,但過程中會學習到如何透過溝通去解決紛爭;當我遇到難題時,哥哥也會教我如何解決,從而增進兄弟姊妹間的感情,所以我跟哥哥的關係一直很好,而且拼砌LEGO令我習慣了要有始有終地完成一件事,做得更好!」 教養 打破性別定型 敢於創新與挑戰 [...]

  •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

  • 專家分享|資優兒童5大特徵: 較早開始閱讀 對事物有高度專注

  • 媽媽 女兒

    學習|遊戲治療師教8個超簡單小遊戲有效培養SEN孩子 專注力 提升語言能力

  • 家‧校‧應援團 | 升中學代表家長可以放手?做個不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父母

  • 世界問候日|肥哥哥推介3大繪本 讓孩子有家教禮貌 學懂關心別人 掌握社交竅門第一步

  • 閱讀│紐約時報/紐約公共圖書館推選2023年十大繪本書單出爐

  • 教養 | 校長分享世代相傳教仔「恐嚇法」弊病 爸媽如何應對小朋友講大話?

  • 十優港姐|麥明詩分享童年 麥媽媽做了3件事 培養她對知識追求並勇於接受挑戰

  •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