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家‧校‧應援團 | 升中學代表家長可以放手?做個不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父母

    2023 年 8 月 30 日
  • 親子活動|3,000呎CoComelon吹氣樂園 7米高巨型滑梯x波波池 即睇3大遊樂區盡情放電

    2024 年 3 月 8 日

最新文章

  • 學習︳孩子懶惰抗拒溫習做功課 專家: 孩子非天生懶散主因欠缺動力 5大步驟改善問題

    2024 年 5 月 20 日
  • 教養︳紀律不是要羞辱孩子 專家: 8招正向教養 讓孩子學懂紀律

    2024 年 5 月 20 日
哈佛研究|幼兒從小做家務 有助增強同理心 長大後較易成功

哈佛研究|幼兒從小做家務 有助增強同理心 長大後較易成功

哈佛研究|幼兒從小做家務 有助增強同理心 長大後較易成功

2024 年 1 月 3 日教養
2024 年 1 月 3 日教養

香港的家庭大多數都有聘請外傭,許多孩子並不需要做家務,甚至自己的房間也不必自己清理。這主要是因為家長擔心麻煩與時間浪費,畢竟成人做事快速高效,不需耗時去教導孩子怎麼做,也不用擔心他們打破物品,一切都能乾淨俐落。然而,讓孩子參與家務實際上是利遠大於弊,早些讓他們開始最佳,即使孩子做得慢且不太好,也總比完全不做家務要好。

根據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顯示,孩子如果在3至4歲開始做家務,與開始較晚或從未做家務的孩子相比,他們在人際關係和學業成績上表現更好,成年後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的另一項研究也表明,做家務能增強孩子的同理心,幫助他們理解他人需求,長大後人際開係較好,更易成功。

然而,家長需注意不應以金錢作為誘因讓孩子做家務,孩子是家庭成員的一部分,家務也是他們的責任之一。難道清理自己的房間還要付薪水嗎?仔細想想就會知道這是不合理的。

當孩子參與家務時,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分配任務,既能增加他們的自信,也能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

不同年齡的家務分配表

做家務

對於幼兒,他們可以 按照兩到三個步驟的指示完成任務(如拿起牙刷,擠上牙膏,刷牙)。

2-3歲

  • 收拾玩具
  • 抹乾弄濕的地方
  • 晚飯前收拾桌面
  • 分類回收
  • 淋花
  • 購物後把物件放好
  • 把污糟衫放入洗衣籃
  • 扔垃圾

4至6歲的孩子通常非常遵循規則,家長可以引入一些與數字有關的家務任務,如:

4-6歲

  • 收拾床鋪
  • 吸塵
  • 摺衫
  • 食飯前放好餐具
  • 物品分類 (如襪子配對)
  • 將自己衣服放進抽屜

對於7至10歲或以上的孩童,他們的能力應該更進一步提升,他們理解因果關係,能預測結果,如不洗衣服就沒有乾淨的衣服可穿;如果不餵食狗狗,牠就會餓。利用這種認識,讓孩子們自發地負責各種家務,甚至可能是更複雜的任務,例如:

7-9歲

  • 自行靠鬧鐘起床
  • 準備簡單早餐/下午茶
  • 去皮和切碎蔬菜 (學習用刀)
  • 收拾房間
  • 自己沖涼
  • 餵飼及照顧寵物

10+歲

  • 使用洗衣機及乾衣機
  • 煮簡單的菜餚 (學習用刀)
  • 洗碗

資料來源 :

“INVOLVING CHILDREN IN HOUSEHOLD TASKS: IS IT WORTH THE EFFORT?” b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paring chores spoils children and their future selves, study says” in Boston Globe   

香港的家庭大多數都有聘請外傭,許多孩子並不需要做家務,甚至自己的房間也不必自己清理。這主要是因為家長擔心麻煩與時間浪費,畢竟成人做事快速高效,不需耗時去教導孩子怎麼做,也不用擔心他們打破物品,一切都能乾淨俐落。然而,讓孩子參與家務實際上是利遠大於弊,早些讓他們開始最佳,即使孩子做得慢且不太好,也總比完全不做家務要好。

根據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顯示,孩子如果在3至4歲開始做家務,與開始較晚或從未做家務的孩子相比,他們在人際關係和學業成績上表現更好,成年後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的另一項研究也表明,做家務能增強孩子的同理心,幫助他們理解他人需求,長大後人際開係較好,更易成功。

然而,家長需注意不應以金錢作為誘因讓孩子做家務,孩子是家庭成員的一部分,家務也是他們的責任之一。難道清理自己的房間還要付薪水嗎?仔細想想就會知道這是不合理的。

當孩子參與家務時,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分配任務,既能增加他們的自信,也能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

不同年齡的家務分配表

做家務

對於幼兒,他們可以 按照兩到三個步驟的指示完成任務(如拿起牙刷,擠上牙膏,刷牙)。

2-3歲

  • 收拾玩具
  • 抹乾弄濕的地方
  • 晚飯前收拾桌面
  • 分類回收
  • 淋花
  • 購物後把物件放好
  • 把污糟衫放入洗衣籃
  • 扔垃圾

4至6歲的孩子通常非常遵循規則,家長可以引入一些與數字有關的家務任務,如:

4-6歲

  • 收拾床鋪
  • 吸塵
  • 摺衫
  • 食飯前放好餐具
  • 物品分類 (如襪子配對)
  • 將自己衣服放進抽屜

對於7至10歲或以上的孩童,他們的能力應該更進一步提升,他們理解因果關係,能預測結果,如不洗衣服就沒有乾淨的衣服可穿;如果不餵食狗狗,牠就會餓。利用這種認識,讓孩子們自發地負責各種家務,甚至可能是更複雜的任務,例如:

7-9歲

  • 自行靠鬧鐘起床
  • 準備簡單早餐/下午茶
  • 去皮和切碎蔬菜 (學習用刀)
  • 收拾房間
  • 自己沖涼
  • 餵飼及照顧寵物

10+歲

  • 使用洗衣機及乾衣機
  • 煮簡單的菜餚 (學習用刀)
  • 洗碗

資料來源 :

“INVOLVING CHILDREN IN HOUSEHOLD TASKS: IS IT WORTH THE EFFORT?” b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paring chores spoils children and their future selves, study says” in Boston Globe   

你應該感興趣

教養熱門文章

  • 教養 | 校長分享世代相傳教仔「恐嚇法」弊病 爸媽如何應對小朋友講大話?

    校長講哲學: 講大話喺一定唔啱呢? 「講大話,甩大牙,甩完大牙甩細牙。」咁大件事,你話講大話好唔好? 我哋有一種世代相傳的教細路仔聽話的方法,姑且叫它做「恐嚇法」。「恐嚇法」往往就是為咗要細路仔唔好做某些事的時候,就會用一個「得人驚」的後果恐嚇一下,達到令人唔敢做的效果。例如:「如果行街時唔跟住爸爸媽媽,你就會俾拐子佬捉咗去。」這種「如果X,就會Y。」的恐嚇法,往往充滿因果關係,但又唔喺真實的邏輯,疑真疑假。對於民智未開的細路仔,都會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通常都會湊效。問你怕未? 這種「恐嚇法」說穿了其實就是對細路仔講大話。最奇怪的事,就喺大人可以用「恐嚇法」教細路(如果你有用過),但就唔可以容許細路仔講大話,大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重標準。 講大話啱唔啱?(大家心知肚明)但細路講大話(其實大人都喺)都只不過是把心理情緒反映到外顯行為啫。我地除咗要處理細路仔講大話(不誠實)的行為,更加要了解細路仔講大話的背後原因。以下是幾個大家耳熟能詳但又同講大話有關的故事,大家有沒有分析過佢地背後講大話的原因: (1) 用盡辦法都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只是留底一句話:葡萄一定是酸的。(自我安慰) [...]

  • 十優港姐|麥明詩分享童年 麥媽媽做了3件事 培養她對知識追求並勇於接受挑戰

    「贏在起跑線」是每個家長的夢想,「玩樂大過天」卻是小朋友的理想,若然能透過玩具去愉快學習,令孩子發揮多元潛能,在學習與玩樂之間取得平衡,便能達致同樣家長與孩子的雙贏局面。「十優港姐」麥明詩(Louisa),分享獨特童年回憶,如何從成長過程中學習,秉持著永不停步及不斷創新的精神,由演藝圈殺入教育界,擔任教育集團的非執行董事,積極面對新挑戰。 我有個講求效率的媽媽 回顧成長過程,Louisa感恩地說:「媽媽從小讓我在遊戲中學習,例如到太空館了解科學知識;到遊樂場邊玩機動遊戲,邊淺談力學,令我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從而在不同的範疇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讓我擁有一個愉快童年。」眾所周知,Louisa媽媽麥何小娟是資優教育專家,從事兒童發展及治療工作超過35年,包括資優培訓、行為及情緒問題、專注力不足等,而其中一件麥媽媽給她提升孩子潛能的「秘技」是很多人家中有的Lego積木玩具。Louisa說:「媽媽是個講求效率的人,她會找一些我們喜歡玩,同時能提升我們潛能的玩具,這正是每年暑假也鼓勵我跟哥哥砌LEGO的原因,因為砌LEGO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記憶力、執行力及3D思維,均對讀書有幫助;長大後我則利用這些『力量』於組裝傢俱及電腦上,連看地圖都特別厲害,凡事不求人!」 兄妹相處起爭執也是一種學習Louisa回想童年時與哥哥暑假必做的事,「雖然哥哥比我大三年,但適合不同年紀的小朋友玩,所以我們每年暑假都會一起完成一個大作品,例如一起『建造』一個城巿,我們會先將底板連結成城牆,然後分工完成不同的建築物,雖然偶爾會為配件起爭執,但過程中會學習到如何透過溝通去解決紛爭;當我遇到難題時,哥哥也會教我如何解決,從而增進兄弟姊妹間的感情,所以我跟哥哥的關係一直很好,而且拼砌LEGO令我習慣了要有始有終地完成一件事,做得更好!」 教養 打破性別定型 敢於創新與挑戰 [...]

  •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

  • 專家分享|資優兒童5大特徵: 較早開始閱讀 對事物有高度專注

  • 媽媽 女兒

    學習|遊戲治療師教8個超簡單小遊戲有效培養SEN孩子 專注力 提升語言能力

  • 家‧校‧應援團 | 升中學代表家長可以放手?做個不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父母

  • 世界問候日|肥哥哥推介3大繪本 讓孩子有家教禮貌 學懂關心別人 掌握社交竅門第一步

  • 閱讀│紐約時報/紐約公共圖書館推選2023年十大繪本書單出爐

  • 教養 | 校長分享世代相傳教仔「恐嚇法」弊病 爸媽如何應對小朋友講大話?

  • 十優港姐|麥明詩分享童年 麥媽媽做了3件事 培養她對知識追求並勇於接受挑戰

  • 教養|專家分享: 父母毀掉孩子只需幾種行為 爸媽常犯5大錯誤育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