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親子活動|「書出愛心 十元義賣」 32萬本二手書包括中英童書 設兒童互動故事劇場+Cosplay巡遊

    2024 年 5 月 8 日
  • 國際學校2024|香港國際學校3大學制 學費+申請日期+收生要求一覽 專家建議必知4大選校因素

    2024 年 3 月 27 日

最新文章

  • 教養︳紀律不是要羞辱孩子 專家: 8招正向教養 讓孩子學懂紀律

    2024 年 5 月 20 日
  • 教養︳蒙特梭利教學法5大策略  幫助建立孩子在家獨立玩耍習慣 減少接觸電子屏幕

    2024 年 5 月 20 日
升幼|升小成績代表幼稚園好唔好? 7大本地主流幼稚園教學特色優點與缺點

升幼|升小成績代表幼稚園好唔好? 7大本地主流幼稚園教學特色優點與缺點

升幼|升小成績代表幼稚園好唔好? 7大本地主流幼稚園教學特色優點與缺點

2023 年 10 月 4 日K2-K3, KenSir, N班-K1, 升幼, 專家專教, 幼稚園
2023 年 10 月 4 日K2-K3, KenSir, N班-K1, 升幼, 專家專教, 幼稚園

家長為子女選擇幼稚園,往往會以升小結果作準則,但這樣做既不客觀亦不科學。其實除了一些基本要求(例如: 宗教、距離、師資等)要考慮外,了解學校的教學法與教育理念也是重要的一環,學校經常向外宣告,他們要的不一定是最聰明的小孩,而是最合適的小孩。何謂合適,就是家長跟學校有相同理念,孩子適合學校的教案,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題研習教學法」(Project Approach)

「專題研習教學法」(Project Approach)又很多不同的中文譯名,包括:主題教學法,方案教學等,是香港大部分幼稚園常規課程中採用的教學法之一,旨在通過有趣和具體的主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知識。

在專題研習教學法中,老師會根據小朋友共同的興趣或生活周遭發生的事件來設計主題,並透過觀察、團體討論、實作、分享、建構或個人獨立操作等方式,逐漸加深加廣的學習活動。一個主題會延伸出許多不同的元素,例如「過年」這個主題,就可以規劃出認識各國年節、香港民俗活動、拜年、季節等學習活動,每個主題都具有明確的學習網絡與目標。

主題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和項目。同時,主題教學法也重視跨學科和綜合性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從不同學科中獲取信息,形成更全面的知識結構。專題研習教學法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專題研習教學法」是強調以學生為主的課程,老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老師對學科背景、知識和教學能力專業不足,便會直接影響學習成效。另外,老師亦必須有能力解決不同學生學習上的差異及興趣等問題。家長挑選幼稚園時,必須了解幼教老師的教學質素。

蒙特梭利教學法(Montessori Approach)

蒙特梭利最為大眾所知的就是強調孩子自由的主動學習,與運用教具操作為訓練,因此孩子可以在教室內任意走動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教具(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引發自我的學習動機,一旦孩子有興趣,學習意願將會提高。

蒙特梭利教學法是義大利首位女醫師瑪利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發明的幼兒教學法,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於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學習,一如蒙特梭利名言「跟隨孩子」(follow the child),後來推廣到全世界,在香港亦是最為家長熟悉的教學法之一。

蒙特梭利教學法有四大特色:

1. 沒有分科教學,孩子們從生活中學習

2. 讓孩子使用特製教具來「學習」

3. 混齡授課

4. 老師須經過蒙特梭利的特殊訓練

在香港的幼稚園實際環境中,要真正實踐蒙氏教學法有很大困難,首先,蒙特梭利教學法老師必須大學畢業,並經長期培訓才能任教。而香港幼稚園老師的薪酬及待遇並不見得具吸引力,因為人力資源問題,蒙特梭利教學法難以普及推廣,及此,香港大多幼稚園只會採用其蒙氏教具而非真正的教學法。

其次就是家長心態,蒙特梭利教學法主張混齡上課,認為透過不同年齡的學童一起上課,可以讓他們在過程中做到教學相長,但一想到要繳付學費,自己的孩子上堂時卻跟年齡較幼少的孩子一起學習,生怕會影響學術成績,升小考試能力有所不及等、成為選擇蒙氏教學的絆腳石。

多元智能教學法(Multiintellect Approach)

多元智能教學是一種教育思維,以多元的評估方式比傳統默書考試更能夠了解學生個別的學習經驗,並清楚學生的進度。 多元智能的最終目的是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為每一個學生創造最合適的學習條件。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 哈沃德·加德納 Prof. Howard Gardner 於1983年提出。加德納教授指出,人類智能發不應只限於智商發展 (IQ),亦需發展以下智能,包括:語文智能 / 數理邏輯智能 / 空間智能 / 肢體動覺智能 / 音樂智能 / 人際社交智能 / 內省智能 及於1999年補增的自然觀察智能。根據他的理論,智能不單是智力商數那麼簡單,不論是天才還是弱能人士,腦部機能都連繫著不同類型的智慧和天分,具有不同層面的智慧和潛質,如能將優勢智能完全發揮,那麼每個人都能展現傑出的一面。

香港幼稚園很多時都以學習主題為基礎,然後朝向提升八大智能的方向擴展,把一些知識或概念透過老師精心設計的活動傳授給學童,透過多元智能的八個不同的方向,讓小朋友學得日常生活必須的知識。香港有不少有幼稚園均有採納此理念,當中包括禮賢、聖文嘉、約克幼稚園等等。

奧福教學法(Orff Schulwer)

奧福教學法是由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福專為兒童所設計的音樂教學法。其最主要的精神在於讓學生「探索」及「體驗」,並注重過程而非結果。利用輕鬆的律動、遊戲等方式,甚至結合在地文化,讓學生在放鬆、愉快且自然的氛圍下,將音樂學習融入生活中。奧福教學法採用漸進式教學,讓孩子從嘗試、體驗,再到進一步的探索、學習,甚至創作,都由老師循序漸進地帶領。除了可啟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外,還可藉由學習的過程,培養、接觸到多方面的技能。

高廣度教學法(HighScope Approach)

高廣度教學法(HighScope Approach)是一種基於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的教學方法,強調學習過程中的計畫(Plan)、實踐(Do)及檢討(Review),現為香港幼稚園廣泛採用。小朋友必須主動安排自己的活動和學習方式,在實踐過程中,小朋友需要因應情況,自行作出決定;完成工作後,必須回顧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比較原訂計畫和實際工作的異同,從中學習知識和累積經驗。老師則擔當小朋友的學習夥伴,利用不同的場景和引導性問題,鼓勵小朋友思考和實踐自己的計畫,以及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香港寶血幼稚園,靈糧堂幼稚園均採用此教學法為基礎。

螺旋式教學法(Spiral Approach)

螺旋式學習是Jerome Bruner(1960)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習者在每次複習或再次遇到某一主題時,對該主題的了解會更多。當學習者重複地參與到一個話題中,他們既可以鞏固先前的知識,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隨著課時的推進,循序漸進地涉入更深。因此,相似的內容會在不同的層次上講授,難度會逐漸增加。

螺旋式教學法的特色為:把教學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前後呼應、重複學習舊知識,加強幼兒的認知、在舊的認知加上新資料,不斷温故知新,強化記憶。

以螺旋式慢步向前,重點是「慢」及「明」。例如學數,先學加、後學減;明白了加減,才學習乘,因為乘與加有關係,之後才學除,因除和乘有關係。又例如學作句子,先寫一句「很愉快」,之後可以跟着重複「很愉快,因我看見媽媽」,再重複前句,加多句「我心情」這樣一步一步前後呼應、循序漸進學習,孩子會感覺學得輕鬆而愉快。香港的又一村及聖安當幼稚園均在課程上有效運用此教學法,效果顯著。

EYFS教學法(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英國的「早期幼兒基礎階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簡稱EYFS,這是已經在英國教育標準局註冊的○~五歲必授課程。主張以「兒童為本」的教學模式,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最獨特的。透過「遊戲」和「玩樂」來學習,認為溝通和語言的發展、體能的發展,以及個人、社會和情感的發展,都是早期教育的根本,是孩子成長的必需。

另外,在文字學習上,EYFS鼓勵孩子們接觸各類書籍、詩歌,來點燃對閱讀的興趣;讓孩子透過探索及觀察,來認識物理、人文、地球上的事物,以及所存在的社會;讓孩子透過各種藝術、音樂、運動、舞蹈、角色扮演、設計,來分享他的思想和情感。而老師們要確保孩子是在一個愉悅、快樂、安全的環境下學習。

與其他教學法相較之下,EYFS會來得更有系統一些,在認識文字、理解數學及拼音寫字等,都有一定的教程,讓家長更容易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老師們也須確保孩子們在進入小學前,能達到EYFS所設定的學習目標。香港的英基幼稚園就是以此作為教案基礎。

撰文 – Ken Sir (兒童發展及升學專家)

Ken Sir

Ken Sir

正向教育及升學專家
主講育兒及升學講座超過1000場、學生人數逾萬位家長、獲幼稚園、小學邀請到校進行正向教育講座、榮獲電視台最強幼兒教育大獎、曾任新城電台節目「爸爸媽媽您好嗎」節目教育顧問、多份報章雜誌教專欄作家、香港專上教育學院文憑課程講師、家長會首席顧問。

家長為子女選擇幼稚園,往往會以升小結果作準則,但這樣做既不客觀亦不科學。其實除了一些基本要求(例如: 宗教、距離、師資等)要考慮外,了解學校的教學法與教育理念也是重要的一環,學校經常向外宣告,他們要的不一定是最聰明的小孩,而是最合適的小孩。何謂合適,就是家長跟學校有相同理念,孩子適合學校的教案,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題研習教學法」(Project Approach)

「專題研習教學法」(Project Approach)又很多不同的中文譯名,包括:主題教學法,方案教學等,是香港大部分幼稚園常規課程中採用的教學法之一,旨在通過有趣和具體的主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知識。

在專題研習教學法中,老師會根據小朋友共同的興趣或生活周遭發生的事件來設計主題,並透過觀察、團體討論、實作、分享、建構或個人獨立操作等方式,逐漸加深加廣的學習活動。一個主題會延伸出許多不同的元素,例如「過年」這個主題,就可以規劃出認識各國年節、香港民俗活動、拜年、季節等學習活動,每個主題都具有明確的學習網絡與目標。

主題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鼓勵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和項目。同時,主題教學法也重視跨學科和綜合性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從不同學科中獲取信息,形成更全面的知識結構。專題研習教學法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專題研習教學法」是強調以學生為主的課程,老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老師對學科背景、知識和教學能力專業不足,便會直接影響學習成效。另外,老師亦必須有能力解決不同學生學習上的差異及興趣等問題。家長挑選幼稚園時,必須了解幼教老師的教學質素。

蒙特梭利教學法(Montessori Approach)

蒙特梭利最為大眾所知的就是強調孩子自由的主動學習,與運用教具操作為訓練,因此孩子可以在教室內任意走動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教具(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引發自我的學習動機,一旦孩子有興趣,學習意願將會提高。

蒙特梭利教學法是義大利首位女醫師瑪利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發明的幼兒教學法,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於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學習,一如蒙特梭利名言「跟隨孩子」(follow the child),後來推廣到全世界,在香港亦是最為家長熟悉的教學法之一。

蒙特梭利教學法有四大特色:

1. 沒有分科教學,孩子們從生活中學習

2. 讓孩子使用特製教具來「學習」

3. 混齡授課

4. 老師須經過蒙特梭利的特殊訓練

在香港的幼稚園實際環境中,要真正實踐蒙氏教學法有很大困難,首先,蒙特梭利教學法老師必須大學畢業,並經長期培訓才能任教。而香港幼稚園老師的薪酬及待遇並不見得具吸引力,因為人力資源問題,蒙特梭利教學法難以普及推廣,及此,香港大多幼稚園只會採用其蒙氏教具而非真正的教學法。

其次就是家長心態,蒙特梭利教學法主張混齡上課,認為透過不同年齡的學童一起上課,可以讓他們在過程中做到教學相長,但一想到要繳付學費,自己的孩子上堂時卻跟年齡較幼少的孩子一起學習,生怕會影響學術成績,升小考試能力有所不及等、成為選擇蒙氏教學的絆腳石。

多元智能教學法(Multiintellect Approach)

多元智能教學是一種教育思維,以多元的評估方式比傳統默書考試更能夠了解學生個別的學習經驗,並清楚學生的進度。 多元智能的最終目的是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為每一個學生創造最合適的學習條件。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 哈沃德·加德納 Prof. Howard Gardner 於1983年提出。加德納教授指出,人類智能發不應只限於智商發展 (IQ),亦需發展以下智能,包括:語文智能 / 數理邏輯智能 / 空間智能 / 肢體動覺智能 / 音樂智能 / 人際社交智能 / 內省智能 及於1999年補增的自然觀察智能。根據他的理論,智能不單是智力商數那麼簡單,不論是天才還是弱能人士,腦部機能都連繫著不同類型的智慧和天分,具有不同層面的智慧和潛質,如能將優勢智能完全發揮,那麼每個人都能展現傑出的一面。

香港幼稚園很多時都以學習主題為基礎,然後朝向提升八大智能的方向擴展,把一些知識或概念透過老師精心設計的活動傳授給學童,透過多元智能的八個不同的方向,讓小朋友學得日常生活必須的知識。香港有不少有幼稚園均有採納此理念,當中包括禮賢、聖文嘉、約克幼稚園等等。

奧福教學法(Orff Schulwer)

奧福教學法是由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福專為兒童所設計的音樂教學法。其最主要的精神在於讓學生「探索」及「體驗」,並注重過程而非結果。利用輕鬆的律動、遊戲等方式,甚至結合在地文化,讓學生在放鬆、愉快且自然的氛圍下,將音樂學習融入生活中。奧福教學法採用漸進式教學,讓孩子從嘗試、體驗,再到進一步的探索、學習,甚至創作,都由老師循序漸進地帶領。除了可啟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外,還可藉由學習的過程,培養、接觸到多方面的技能。

高廣度教學法(HighScope Approach)

高廣度教學法(HighScope Approach)是一種基於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的教學方法,強調學習過程中的計畫(Plan)、實踐(Do)及檢討(Review),現為香港幼稚園廣泛採用。小朋友必須主動安排自己的活動和學習方式,在實踐過程中,小朋友需要因應情況,自行作出決定;完成工作後,必須回顧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比較原訂計畫和實際工作的異同,從中學習知識和累積經驗。老師則擔當小朋友的學習夥伴,利用不同的場景和引導性問題,鼓勵小朋友思考和實踐自己的計畫,以及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香港寶血幼稚園,靈糧堂幼稚園均採用此教學法為基礎。

螺旋式教學法(Spiral Approach)

螺旋式學習是Jerome Bruner(1960)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習者在每次複習或再次遇到某一主題時,對該主題的了解會更多。當學習者重複地參與到一個話題中,他們既可以鞏固先前的知識,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隨著課時的推進,循序漸進地涉入更深。因此,相似的內容會在不同的層次上講授,難度會逐漸增加。

螺旋式教學法的特色為:把教學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前後呼應、重複學習舊知識,加強幼兒的認知、在舊的認知加上新資料,不斷温故知新,強化記憶。

以螺旋式慢步向前,重點是「慢」及「明」。例如學數,先學加、後學減;明白了加減,才學習乘,因為乘與加有關係,之後才學除,因除和乘有關係。又例如學作句子,先寫一句「很愉快」,之後可以跟着重複「很愉快,因我看見媽媽」,再重複前句,加多句「我心情」這樣一步一步前後呼應、循序漸進學習,孩子會感覺學得輕鬆而愉快。香港的又一村及聖安當幼稚園均在課程上有效運用此教學法,效果顯著。

EYFS教學法(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英國的「早期幼兒基礎階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簡稱EYFS,這是已經在英國教育標準局註冊的○~五歲必授課程。主張以「兒童為本」的教學模式,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最獨特的。透過「遊戲」和「玩樂」來學習,認為溝通和語言的發展、體能的發展,以及個人、社會和情感的發展,都是早期教育的根本,是孩子成長的必需。

另外,在文字學習上,EYFS鼓勵孩子們接觸各類書籍、詩歌,來點燃對閱讀的興趣;讓孩子透過探索及觀察,來認識物理、人文、地球上的事物,以及所存在的社會;讓孩子透過各種藝術、音樂、運動、舞蹈、角色扮演、設計,來分享他的思想和情感。而老師們要確保孩子是在一個愉悅、快樂、安全的環境下學習。

與其他教學法相較之下,EYFS會來得更有系統一些,在認識文字、理解數學及拼音寫字等,都有一定的教程,讓家長更容易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老師們也須確保孩子們在進入小學前,能達到EYFS所設定的學習目標。香港的英基幼稚園就是以此作為教案基礎。

撰文 – Ken Sir (兒童發展及升學專家)

Ken Sir

Ken Sir

正向教育及升學專家
主講育兒及升學講座超過1000場、學生人數逾萬位家長、獲幼稚園、小學邀請到校進行正向教育講座、榮獲電視台最強幼兒教育大獎、曾任新城電台節目「爸爸媽媽您好嗎」節目教育顧問、多份報章雜誌教專欄作家、香港專上教育學院文憑課程講師、家長會首席顧問。